三年级道德与法治工作计划7篇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工作计划7篇三年级道德与法治工作计划 1部编版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工作计划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 光阴寸隙流如电,风霜两鬓白如练。时间就是这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道德与法治工作计划7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三年级道德与法治工作计划
部编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2021-2022 学年度第一学期光阴寸隙流如电,风霜两鬓白如练。时间就是这样,稍纵即逝。在不知不觉中,闷热、愉悦的暑假生活即将结束,新的学期又将开启。本学期我承担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工作任务,为了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根据学生、学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理念 1.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是统编小学德育教材的“法治专册”,意在通过一学期 的法治教育,帮助广大青少年初步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为了让学生和教师尽快熟悉陌生的知识领域,本册教科书安排了由浅入深的内容,帮助学生从生活人手,感受身边的法律,认识我国的法律体系。
2.
道德与人及其生活是一体的。人通过过有道德的生活,成为有道德的人。因此,教材不仅为了儿童过有道德的美好生活,更是通过儿童生活本身引导儿童过有道德的生活。对此,教材以具有道德和教育意义、儿童可感可思的生活事件为“原材料”,使儿童通过具体的生活事件理解道德、学习道德。同时,教材也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性与普遍适用性。这些经教材再加工的生活事件可以为儿童建构生活、反思生活提供桥梁与动力。
二、常规教学 ㈠教学目标 1.以“生活中的法律”和“最高法律——宪法”为主要内容和逻辑主线,分别从微观角度和宏观角度、现实生活和法治体系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法律”和“法治”。《感受生活中的法律》引导学生通过身边熟悉的日常生活,感受法律无处不在。这一课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法律的概念,认识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几种法律类型, 知道法律对保障正常的社会生活、维护公平正义发挥的作用。《宪法是根本法》让学生通过学习宪法知识,了解法律体系。这一课初步培养学生的宪法意识,了解宪法的法律地位,引导学生运用这些知识简单地分析生活中与宪法有关的现象。
2. “公民身份”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构成逻辑主线。《公民意味着什么》包括公民身份从何而来、认识居民身份证与我是中国公民三部分。通过以上教学,引导学生了解公民的内涵,促进学生树立公民意识,增强学生作为中国公民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自觉维护中国公民的声誉和形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包括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基本义务与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三部分,向学生讲述中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承担何种基本义务,向学生介绍我国政府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3.以“了解国家机构”“认识人大代表”和“知道权力运行”构成逻辑主线。《国家机构
2 部编版 有哪些》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国家机构,了解它们的职权,知道国家机关的产生,帮助学生对我国主要国家机构有初步的认知。《人民代表为人民》在认识人大代表如何产生,人大代表职责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生活,有参政议政的意识,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国家的民主制度;《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国家机关如何行使权力,权力运行受到哪些监督,权力行使违法会追责,引导学生对公权力及其行使有初步认识,逐步形成法治意识。
4.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别保护;初步理解权利行使规则,依法维权和滥用权利的区别,学习依法维权的基本途径,树立依法维权意识,形成对校园欺凌行为的认知和防范意识;初步认知常见的违法和犯罪行为,意识到其危害,了解要承担的法律责任。通过对这些内容的了解和学习,学生进一步树立规则意识,敬畏法律,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具备一定运用法律知识辨别是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为在初中阶段进一步强化宪法法律至上、民主法治等理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打下基础。
㈡教学资源分析 1.第一单元两课的内容切入点和设计思路有极大的不同,在教学时要注意转换思路,引导学生学好这一部分知识。第 1 课贴近日常生活,学生比较容易产生认同感和共鸣,但涉及的法律规定范围广、内容杂,需要教师学习和掌握诸多细节性的法律知识,保证教学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第 2 课离学生生活较远,引入了许多体系性的内容和抽象的知识,学生不易理解,教师要在帮助学生掌握课本内容的同时,利用这一课的设置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作为本册起始,帮助学生初步认知法律和法律体系。在前几册道德与法治教材逐步渗透法治教育的基础上,本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了解生活中的法律及其作用,认识宪法的法律地位,学习关于宪法的基本知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感受到,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的保驾护航。
2. 在教学中往往存在着对“公民”的错误理解,比如有学生会缩小公民的范围,认为只有取得居民身份证才是一国的公民,也有学生片面地扩大公民的范围,认为只要属于人类,都是公民。在我国,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公民身份和国家密切相关,只有具有我国国籍的人才是我国的公民。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不注重保护身份证、车票、购物小票等上面记载的身份信息,给违法分子带来可乘之机。也有部分国民,公民意识淡漠,在境外学习、工作和生活期间,不尊重当地的法律和风俗习惯,损害中国公民的形象和声誉。我国宪法规定了中国公民享有平等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宗教信仰自由劳动权等基本权利,积极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利益等基本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
3 部编版 规具体落实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我们所享有的最基础、最根本的权利,是享有其他权利的前提和基础。了解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类型和范围是我们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开展社会生活的重中之重。
3. 在生活中,小学高年级学生可以接触到相应的国家机构,通过新闻报道等会对权力行使受到监督制约的案例有所了解。本单元通过对国家基本制度、国家机构、权力运行等法律知识的初步介绍,重在突出宪法精神,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本单元教学重点不是要讲授规范严谨的法律知识,而是结合生活实际,以法律知识为载体,突出法治意识的培养。
4.以“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和“知法守法、依法维权”为逻辑主线。《我们受特殊保护》引导学生了解关于未成年人的法律知识,对自身的法律属性有所认知,了解国家给予未成年人特别关怀,制定专门法律来全方位保护未成年人。《知法守法依法维权》将视野从未成年人扩大到一般公民,引导学生遵守法律、做守法公民,帮助学生用好法律、维护权利,让学生了解维护权利的途径、方法和技巧。
㈢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级共有学生 16 名,其中男生 9 名,女生 7 名,六名同学通勤坐校车上学;班级学生都是农村学生。
本班学生总体来说,他们善良,思想比较单纯,他们乐于助人, 活泼好动,待人有礼貌,见到老师能主动打招呼问好,同学之间能够团结友爱;六年级整体纪律较好,班级物品井然有序,课桌椅摆放整齐;课堂上能专心听讲,积极主动回答问题。但个别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浮躁、好动,学习浮躁,做事浮躁,有一颗不能安定下来的心,不能真正静下心来搞学习;最然是农村学校,但是大部分家长非常重视孩子们的学习,以及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学习成绩优秀或是良好。但个别学生由于家长的溺爱,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自律性较差,上课好动,喜欢说话等,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至于学习基础较差,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两极分化的情况日趋严重。
㈣教学方法设计 第一,将法治教育与儿童的现实生活相结合,学生在生活中的部分行为表现,本身就体现了对法律的遵守。
第二,在尊重法律知识准确性的基础上,将“法言法语”转化为“童言童语”。在对小学生进行法治教育时,要平衡两者的关系,既要体现法治精神、理念、原则,力求法律知识的准确性,又要充分考虑并体现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学生可以理解的语言,避免法治教育的生硬和僵化。应该遵循两种“理”:一种是“法理”(法律精神),一种是“教理”(教育规律),做到“法理”要尊重,“教理”不可违。
4 部编版
第三,注重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融合,把法律的约束力量、底线意识与道德教育的感化力量、提升精神紧密结合。法律与道德有相通的一面,道德与法治课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一相通性,将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结合起来。如诚信教育既可服务于道德教育,也可服务于法律教育。规则、规范教育也具有多重意义既可为儿童法律意识的建立奠定基础,也可以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服务。在教学中,特别要注意这些既是道德教育点又是法治教育点的内容。
第四,注重将法治知识教育与儿童的行为实践相结合,根据本课法治教育内容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到一定的情境中,让学生学习与反思,也可以通过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践行法律。
三、因材施教 (一)辅导目标 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转变观念,认真学习, 发展智力,陶冶情操;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克服自卑的心理;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浓厚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二)辅导措施 对尖子生 个别学生学习成绩优秀,基础较好。作业也比较认真。是班上的领头羊。同学们的楷模,学习的标兵。学生也属于聪明的类型。对于课堂上的学习有时候显得有些不耐烦。感觉太简单,太乏味。但有时有很粗心,经常犯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同时也有一些骄傲。
1.要让学生学会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异、求变、求新,善于学习、勤于总结、勇于创新。
2.为了使尖子生更加先进,对其进行“创新”教育,使其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逐步形成创新素质。
3.进行意志品质教育,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要克服各种消极情绪,具有迎难而上、永攀高峰的意志品质。
4.严格要求。对尖子生把真挚的爱与严格的要求统一起来。当优生出现问题时,既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又要及时、严肃地指出影响他们进步的原因,以及这些错 误的严重后果、改正的方法等。在平时的学习中工作中,要为他们创造发挥能力的机会,也让他们严格约束自己,虚心向大家学习,不搞特殊化。
5.着力培养。对尖子生要多给予思想上的帮助,使之树立热爱集体、热心为大家服务的思想,鼓励他们大胆工作,并提供发挥他们想象力、创造性的机会,肯定他们的成绩,让他们把科学的学习方法传给大家,达到全体同学共同进步的目的。
6.平等相待。对尖子生不能因为他们成绩好而一味地“捧”,不能对他们的缺点冷嘲热
5 部编版 讽,这些都会导致心理障碍。对他们要热情地支持、深情地指导,让他们成为积极向上、勤奋刻苦、乐于助人的三好学生。
对学困生 个别学生由于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存有知识断层,学习的自律性比较差,学习能力弱,接受能力差,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在他们当中有的是父母对子女的学习关心,指导,督促不够;上述原因形成恶性循环,使他们失去信心,致使形成后进生。
1.合作学习,多方帮教,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多年的教学经验已经证明,当求知双方展开互动,进行问题讨论时,都获益匪浅。因此合作学习是学困生转化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策略。根据班内学生情况进行分组,分散学困生,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并确定“兵教兵”结对帮扶人员名单。每一名学困生搭配一名成绩优秀的学生,对每一课中所要掌握的知识点、练习、作业都有优秀生帮助一一落实。
2.利用每周的课外活动,指导学困生学习。助学活动主要以课堂练习为主,形式比较灵活。教师对学困生进行已学知识点的巩固,更重要的是对学困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3.加强家校合作,随时掌握学困生转化情况。各任课教师与学生家长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沟通:电话联系、家校互访等。经常的联系使家校双方对学困生的情况能够及时了解,并且针对学生的情况随时调整转化措施,采取更有效的策略。教师要想全面了解学生,就要了解学生的家庭,做到经常与家长联系沟通。随时全方位的了解学生,才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学困生的有效转化需要家长更大的支持与配合。而这种支持与配合,来自于教师与学生家长的长期沟通,建立在互相信任、共同关心学生成长的一种默契基础之上。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若得不到家长的支持,将缺乏针对性,难保其转化效果。
对特长生 辅导目标:帮助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四、自我提高 (一)勤于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坚持不懈地学。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多渠道地学。要做学习的有心人,在书本中学习,学习政治思想理论、教育教学理论和各种专业知识,增强自己的理论积淀;也要在“无字处”学习,学习他人高尚的师德修养,丰富的教学经验,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广泛地阅读各类有益的书籍,学习各种领域的知识、技能,特别要学习现代信息科技,不断构建、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二)立足课堂,善于思考,在实践中探求、感悟。
教学工作中进行教学反思。反思自己教学理念,反思教学的实际成效。探求成功的教学
6 部编版 模式,思考教育教学的现实问题,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
(三)认真听课评课,积极备课做课。
利用观摩学习的机会,见贤思齐,学习提高。通过实践反思再...
篇二:三年级道德与法治工作计划
年级 下册 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总结转眼一个学期过去了,本学期,我继续承担了三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的教育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在这学期的教育教学任务中,我能按照课标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通过教学,学生能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乐于交往,体验快乐,形成好的生活习惯,并能有一个正确的生存态度和处事方法。
一、寻求新课程的改革素材我在教学中首先积极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有效的教学途径。能采用一些积极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以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为基础
我在教学时,做到了关注学生的接受性,尊重儿童的年龄特征,挖掘生活对儿童品德形成具有价值的资源,体现出儿童个体与其周围自然、社会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社会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
三、设计丰富多彩、易为儿童接受的教学活动
结合本学期品德组的课题——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创设体验性活动来实现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来设计教学活动。对于道德与法治课堂,要考虑到低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不能仅仅局限于讲解教科书,学生也不是依靠听讲来学习,而是要通过观察、调查、实验、探索、服务、制作、创造、表现等活动,实际地去感受、体验、领悟、发现。根据三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教学时将教学 活动的设计放在重要的位置。
四、讲求教学的实效性设计出好的教学活动,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精心设计好教学活动,那么就能有效地达到预想的目标。我创设了多项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去收获。教学活动的选择首先考虑的不是活动的形式和数量,而应该是活动的有效性,活动本身是否有意义,是否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去感受、体验,以亲身感知来接受知识。
通过本学期教学的回顾与总结,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发扬优点,改正不足,努力做到:1.努力学习教学理论,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2.创新
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做好课后反思,及时针对自己的不足,找原因,想办法。虽然这学期我在教学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通过教学总结, 我仍发现了很多自己做的不好的、有所疏漏和做得不到位的地方。
总之,经过一学期的摸索,我和学生虽有了收获,同时也看到了自己在教授课程时,缺乏深度性、灵活性。要想教好这门课程,我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让《道德与法治》教育回归生活,为学生打好做人的基础。
虽然这学期我在教学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通过教学总结,我仍发现了很多自己做的不好的、有所疏漏和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总之,为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将继续求索,不断创新。
篇三:三年级道德与法治工作计划
018-2019 学年第二学期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班级:三( 1)
教师姓名:张明亮
一、教材分析:
三年级下册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 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 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 这一教育主题表达了编者明确的设计意图和课程标准中要求完成的教育内容。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
研讨的话题, 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
每课的内容力求打破学科界限, 将各学科的内容综合起来, 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
每个单元所涵盖的课文内容表现为一组完整的经验和一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
单元中的每一课又力求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单元主题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
三年级上册共安排了四个单元主题, 即:“我和我的同伴”、“我在这里长大”、“我们的公共生活” 、“家多样的交通和通信” 。这四个主题将来源于不同生活领域的素材整合为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主题与活动, 这些主题与内容将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有机地融为一体。
二、教学总目标:
1. 以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感受,获
得对家庭、学校、社区的初步认识,树立最基本的社会公德意识。
2.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促进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的关注。
3. 教材中没有理性的说教, 而是对儿童生活的真实呈现。
都是从儿童生活中一些平常的现象切入,引起儿童对生活的思考和关注。
4. 培养对学生道德判断能力, 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该学什么,不该学什
么。
三、教学重点:
教材在选择切入点时, 力求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儿童感兴趣的问题入手, 采用第一人称的表现方式, 来增强教材与学生的亲近感。
教学中应将学习内容和学
习活动融为一体。
教师要利用和开发地方教育资源, 教师要联系当地和学生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 科学技术新的成果、 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
实效性和主动性, 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四、教学难点:
1. 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义务, 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
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的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 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五、教学措施
1. 利用直观教具,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2. 通过各种有趣的机械操练、意义操练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3. 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作用。
4. 力体现“用中学、学中用”的原则。
六、教学改革实施设想
1. 充分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资源, 使本课程教学走向家庭、 社会,真正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该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
2. 发挥艺术形式在本课程教学中的效能,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 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自主性。
3. 精心准备,指导学生开展好课内外教育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七、培优补差安排
1、学困生指导:养成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
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的品质。
2、优生指导:指导其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充分理解掌握课文
知识的基础上, 加以尝试合理地、 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学习对生
活中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2018— 2019 学年第二学期道德与法治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
期
一
2.25-3.1
二
3.4-3.8
三
3.11-3.15
四
3.18-3.22
五
3.25-3.29
六
4.1-4.5
七
4.8-4.12
八
4.15-4.19
九
4.22-4.26
十
4.29-5.3
十一
5.6-5.10
十二
5.13-5.17
十三
5.20-5.24
十四
5.27-5.31
十五
6.3-6.7
十六
6.10-6.14
十七
6.17-6.21
十八
6.24-6.28
班级:三( 1)班
任课教师:张明亮
2019.2
教
学
内
容
备注
1、我是独特的
2、不一样的你我他
3、我很诚实
4、同学相伴
5、我的家在这里
6、我家的好邻居
清明节
7 请到我的家乡来
8、大家的“朋友”
期中回顾小结
期中考试
劳动节
9、生活离不开规则
10、爱心的传递者
11、四通八达的交通
12、慧眼看交通
13、万里一线牵
端午节
学期复习巩固
学期复习巩固
期末测试
篇四:三年级道德与法治工作计划
21-2022 学年第二学期 XX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工作计划培养学生成为“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中国教育的追求和使命。本学期,道德与法治学科将继续以“立德树人、培根铸魂”为根本,以“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策略探究”为主题,进一步探索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的思路、学的模式,强化学科研究与探索,研讨行之有效的课程学习策略,为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基础。
工作目标
1.围绕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有价值的学科课例展示、教学研讨、论坛。
2.围绕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开展相应主题的课程实践探索。
3.围绕高效课堂的构建和课程标准的有效落实,有序地开展相应活动及比赛,以进一步引领专兼职教师成长。
附:工作计划
时间 学校 教师 年级 活动内容 主题 承 办 及 主持
3 月 16日 10点至中午 1 点半 五大教育集团推出 5 名优 质课 教师 不限 《道德与法治》授课比赛 “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
3 月 25日 10点至中午 1 点半 XX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
四 年级 研讨课:生活离不开他们 “将红色基因融入道德与法治课”策略探究
五 年级 研讨课:中国有了共产党
五 年级 研讨课: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奋斗精神 专题讲座:如何将红色基因融入道德与法治课堂
论坛:如何将红色基因融入道德与法治课 教师互动交流 4 月 8日 10点至中午 1 点半 五中集团暨 XX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
四 年级 研讨课:
我们当地的风俗 “核心素养下的深度教学”策略探究
六 年级 研讨课:地球 我们共同的家园
四 年级 研讨课: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主持人李佳赟专题讲座:汲取文化力量 强化自信担当 教师互动交流
4 月 15日 课程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 学 思想、强信念、跟党走” 四年级 4 月 22日 10点半至中午 2点 小学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室
五 年级 这些东西哪里来 “在家国天下事中培育家国情怀”
地球 我们的家园 工作室主持人李碧霄专题讲座:多元视角育时代新人 工作室专家何兰芳专题讲座:核心素养巧融合 思政教育增时效 工作室专家冯君伟专题讲座:深化情感教育 厚植家国情怀 教师互动交流
5 月 13日 9 点40至中午 1 点半
三 年级 研讨课:
请到我的家乡来 “文化铸魂 党史育心”
研讨课:
我们当地的风俗
研讨课:富起来到强起来 教师互动交流
指导交流:张利
5 月 20日 课程论文评选 “学课标、强信念、跟党走”
本学期,将秉承“同心聚力、智慧共融”的宗旨,让更多热爱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师们的专业素养不断提升,有更多人加入到学科教研的队伍中来。请各学校教研室或相关教师关注小学道德与法治群,活动形式和地点如有变动将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群中公布。也请学科教师遵守活动纪律,提前入场,中途不离场,积极参与互动交流,并在活动结束及时提交由学校盖章的观课教师交流反馈表至此群。
XX 教育局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中心 XX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专业委员会 二 0 二二年二月二十日
篇五:三年级道德与法治工作计划
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1-9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总结 一年级 本学期我担任了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工作,教学中,我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以及实际学情,扎扎实实抓教学,认认真真做工作,在工作中只有不断反思、总结才能有助于今后的教学工作的提高,为此,我对本学期的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 如下:一、教学目标
1、了解并运用简单的健康、安全的生活常识,能辨别好的和不好的生活习惯,并开始在生活中有意识地要求自己。
2、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自主策划、自主活动的乐趣;为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感到自豪,对一年级的学习和生活充满信心和向往之情。
3、爱护周围的自然环境,节约资源;关爱他人,了解常见的职业,并对为自己生活服务的人充满感激之情;了解作为一年级小学生的责任,并乐于去承担,
4、对周围的动植物、自然现象有好奇心,并能通过一些简单的假设和验证进行探索;能有创意地利用废旧材料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和活动。
二、课堂教学
在这一学期里,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我尽职尽责。按照大纲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做到开学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质量分析。教学中论题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效的教学途径。所任科目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成绩良好,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教学中把思品与生活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
三、教学活动
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我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帮助儿童展开活动。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中我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在课堂上,关注言行不良表现的学生,及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认识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第一、加强专业教学水平。教师的专业即是教师之本,我将在具体的教研活动中,在教案编写、课堂教学、课后反思等方面加强钻研,不断提升自己的教研能力、教学水平,并通过听课加强互相学习,通过撰写反思、教学论文等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让品德与生活教学更有趣、有效,更富创新思想,更能促进学生的成长。
第二、继续加强品德与生活学科教学研究,努力提高教研水平。
总之,通过一学年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今后我还要继续学习《课程标准》进一步理论联系教材及教学工作实践,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二年级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担任了二年级下册的道德与法制的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依据新课标准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参考了多种教学资料。为了创造性地开展好本课的教育活动,我们始终注重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学生为目标。
现将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课,精心选择教法。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在新课改教材面前仍然是新手,故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与教学相关的资料。我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堂教学,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在深入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认真写出了切实可行的学案,使每一节课都能做到“有备而上”。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达到愉快教学的目的,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活动,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二、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课堂教学中我尽量做到讲解清晰化、条理化;课堂语言力求准确化、情感化和生动化;教学思路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多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些,学生活动尽量多些;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努力实现思想品德课的趣味化。思想品德课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与实际紧密联系,切实解决学生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学生在日常行为习惯、思想素质等方面有了较大改变。
三、注重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课程目标
教学活动中,我们注重学生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学生的活动,而不是单纯地讲解教科书。我们的课堂上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构建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德。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同学们了解自我,认识自我的价值;了解社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周围的世界。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自豪感。通过活动的开展,围绕教材所设“三
条轴线”。注重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培养和内化,即:让学生们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和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四、注重了创造性、开放性的教学模式
我们能根据本地学生的实际,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结合本地的具体情况,放开手脚,大胆尝试,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把我们的课堂拓展到家庭,社会及学生的各种生活空间,并结合学校的其他活动或有关学科的配合中弹性地延伸,关注学生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我们还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新的科技成果,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吸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了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思想素质,生活能力在多侧面、多层次上得到提高。
经过一学期的摸索,我和学生虽有了收获,同时也看到了自己在教授课程时,缺乏深度性、灵活性。要想教好这门课程,我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为学生打好做人的基础。
三年级 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我依据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参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及《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等资料。为了创造性地开展好本课的教育活动,我注重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遵循这一目标,在教育活动中我主要注重进行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教育教学工作:
一、注重了做儿童教育活动的指导者和合作者
新的课程标准规定了我们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造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践培养儿童的品德与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探索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二、注重珍视儿童生活的价值
儿童品德的形成和各方面的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教学过程中,我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活,
学习做人。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
三、注重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课程目标
教学活动中,我注重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学生的活动,而不是单纯地讲解教科书。我们的课堂上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构建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德。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同学们了解自我,认识自我的价值;了解社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周围的世界。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自豪感。通过活动的开展,围绕教材所设“三条轴线”。注重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培养和内化,即:让学生们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和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四、注重了创造性、开放性的教学模式
我能根据本地儿童的实际,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结合川区的具体情况,放开手脚,大胆尝试,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把我们的课堂拓展到家庭,社会及儿童的各种生活空间,并结合学校的其他活动或有关学科的配合中弹性地延伸,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我们还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新的科技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吸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了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思想素质,生活能力在多侧面、多层次上得到提高。
以上是我这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其中的不足之处我会进一步改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的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四年级 这学期,本人担任四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教学过程中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绝大部分学生品行良好,使得他们在知识的吸收、心理的锻炼、能力的培养、法纪的遵守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收获。但也有少部分学生组织纪律观念较差,学习
积极性不高,这也是本期教学中所抓的重点。从期末考试成绩来看,学生们的整体水平所提高,但各种行为的养成教育还较差,这是教学的重点。个别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重点知识不易识别、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较差、学生的良好习惯没有养成。
二、主要成绩:
1、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课,精心选择教法。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为此,我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堂教学,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在深入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认真写出了切实可行的教案,使每一节课都能做到“有备而上”。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电脑室等教学资源,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课件,使现代教学技术走进课堂,使学生乐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愉快教学的目的。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活动,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2、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课堂教学中我尽量讲解做到清晰化、条理化;课堂语言力求准确化、情感化和生动化;教学思路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多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些,学生活动尽量多些;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努力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的趣味化。道德与法治课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与实际紧密联系,切实解决学生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学生在日常行为、思想素质等方面有了较大改变。
3、加强课后辅导,提高教学质量。
课后辅导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巩固。因此我针对中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的特点,经常通过谈心、主题探究等方式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耐心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多与他们谈心;从赞美着手,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
给予肯定。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在和学生交谈时,对他们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改变教师角色,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让他们敢说话,说真话。这样让学生感到你与他是平等的,那么他就能很好的去接受你的观点,从而转变自己的思想,改变自己的行为。从而真正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三、改进措施:
1、深研教材,把握教材特色,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积极有效地备好每一堂课,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效益。
2、教学中注重和运用针对性原则和知行统一的原则,密切联系社会现实和学生实际讲透教材,分析问题,提高认识。
3、钻研教学,充分启迪学生智慧,运用各种教研工具,有效地运用各种切实可行的教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4、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形成和发展。
5、注重学生知识的巩固和过关,精心设计好相应的练习,利用课前提问时间来充分调动学生巩固知识的积极性。
6、在课堂教学中,以课本知识为依托,坚定不移地推行德育教育,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利用纪念日,辩论会,校内外活动,引导学生形
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从学生身边小事抓起,一言一行抓起,做到以德促学。
7、注重优差生的分类辅导,用教师的爱心,耐心,恒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时间飞逝,转眼间,一个紧张而又充实的学期又过去了,在全体同仁的帮助下,在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本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不足之处亦显而易见,催人深省。所以我将把不足之处作为教学中进行补充学习的方面,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开拓前进,使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五年级 本学期,我担任五年级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任务。在这一学期,我自始自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我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使教学工...
篇六:三年级道德与法治工作计划
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2021-2022 学年度第一学期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转眼之间,新的学期又将开启。本学期我继续承担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工作任务,为了使自己的教学工作有条不紊、有的放矢,更高效地完成本职工作,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理念 以生活的逻辑构建教材的结构和内容,需要考虑儿童生活的特性。一方面,儿童生活具有多重性。这种多重性是指儿童生活蕴含着多重因素,包括儿童多重的生活空间(如家庭、学校、社区),儿童多重的生活角色(家庭的成员、学校中的学生、公共生活中的公民、文化与历史的建构者等),以及儿童多种角色的冲突(规则与自由的天性、规则的遵循者与建构者等)。因此,教材应尽可能全面地反映儿童生活的多重性,使教材真正回归儿童的生活。另一方面,儿童生活是不断扩展的,具有动态性。因此,教材的结构也是多维度、多层次不断递进和拓展的。教材的内容是从儿童生活中凝练出来的,建构起相互关联的主题域,这种处理方式避免了儿童生活的多重性、动态性可能导致的教材内容松散、琐碎的问题,使儿童生活以相对集中的方式整合起来,同时也将国家和社会的要求以系统的、隐性的方式渗透在教材之中,从而使教材既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儿童道德发展的系统要求,又将儿童生活完整地显现出来,真正使儿童通过生活本身获得道德发展。
人的道德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人自身的道德学习,取决于人自身的道德自主建构的能力。因此,教材以发展儿童道德自主构建能力为宗旨,通过各种精心设计的活动,引导儿童发展其道德自主建构的能力。通过设计多种生活事件、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其面对的道德问题,反思其无意识接受的道德观念,通过独立的道德判断,自主地作出道德决定,并进一步在生活中实践这些道德决定。同时,儿童这种道德自主建构能力并非头脑中自然产生的,也并非儿童在孤立的、狭窄的自我生活圈中就能得到的,必须积极地与人类已有的道德生活经验相连接。
二、常规教学 (一)教学目标 1.《学习伴我成长》主要引导学生体会学习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懂得学习是每个人成长的需要,在生活中学习无处不在,用一种新的学习观引导学生,让学生懂得学习途径和学习内容的多样性和广泛性,明白生活处处皆学习。《我学习,我快乐》从正面引导学生体会学习本身所蕴含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还引导学生体验战胜困难的快乐,让学生懂得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要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做学习的主人》从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出发,引导学生从多问、多思、合理安排和利用时间、养
成良好学习习惯等方面做学习的主人。
2. 《说说我们的学校》通过让学生谈谈自己喜爱的校园一角,调查、了解学校的历史和特点,熟悉各个部门的职责,最后绘制学校平面示意图,来加深学生对学校的感情。《走近我们的老师》让学生回忆与老师之间发生的故事,引发学生对老师感谢、理解的情感,帮助学生学会处理和老师之间的矛盾与误会。又通过调查、访问、制作感谢卡等方式,让学生具体了解老师的辛苦,体会老师的不易,进而更加尊重和热爱。
3.《生命最宝贵》是第三单元的基础和起点,旨在让学生体会生命来之不易,逐步认识到保护好生命不仅要靠父母,还要靠自己,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第二课《安全记心上》里有交通安全、预防溺水、预防火灾等内容,从正面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安全隐患,初步学会日常生活中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提高安全意识。第三课《心中的“110”》包含防盗、防骗、防拐、防性侵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社会的复杂性,在乐于助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同时保持警惕性,初步形成人际安全意识。
4. 第四单元共三课,分别是《父母多爱我》《爸爸妈妈在我心中》和《家庭的记忆》。《父母多爱我》侧重讲父母对子女的爱,引导学生体会父母的爱,尝试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加深对父母的理解,能够接纳父母对自己爱的表达方式。《爸爸妈妈在我心中》侧重讲子女对父母的爱,引导学生多了解、体贴父母,并将自己对父母的爱落实在行动中。《家庭的记忆》是引导学生了解家庭这一基本的社会单位,了解自己家庭的历史、变迁,进而体会中国人重视家庭的文化传统。
( 二 )教学资源分析 本册教材主要围绕学生熟悉的、直接的生活领域而设计,涉及《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三个部分的课程内容。本册教材聚焦儿童健康成长中的学习问题和安全问题,同时承接低年段关于家庭、学校两个生活领域的内容,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家庭和学校生活的认识和体会。
进入三年级的学习,学生学习水平已出现分化。因此,本册教材设计了学习主题的内容,一方面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学习不自信、学习不得法的情况,另一方面也从学习观的角度,帮助学生树立全面、正确的学习观,为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学习习惯打下基础。儿童的安全问题在三年级时仍较突出,各种意外事故以及不良分子对儿童的伤害仍不少见,需要加强学生的防范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因此,儿童的学习问题和安全问题构成了本册教材两个主要的学习主题。
三年级学生已入学两年多,对学校的人、事、物有初步的认识和体会,但缺乏对学校历史及构成的系统认识,对学校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鲜有思考,也较为缺乏学校主人翁意识,不能自觉为学校作力所能及的贡献。学生对学校工作人员,尤其是教师工作的认识,比较表面化。针对这些情况,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学校生活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学生的学校归属感
与主人翁意识,同时,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教师工作,对教师的辛苦付出有感激之情。由此,构成了本册教材“学校生活”的学习主题,也为四年级的以班级为单位的学校生活内容作铺垫。本册教材除了深化学生学校生活的内容,还设计了深化学生家庭生活的内容。在低年段的学习中,学生对家庭生活已有了初步认识和情感体会,但还需要增进学生对家庭情感的理解,帮助学生理解父母的爱,同时也增进学生对父母的爱,并在行动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把对父母的爱现实化、具体化。这一注重家庭情感关系的主题,与四年级注重家庭责任的主题,构成了中年段关于家庭教育的完整内容。
( 三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三年级的小学生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他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有的还表现出强烈的自我确定、自我主张,对自己评价偏高,甚至有时“目空一切”,容易导致自负的心理。相反,有的孩子由于成绩不良或某个方面的缺失,受到班级同学的歧视,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对自己失去信心。
( 四 )教学方法设计 第一,教师角色意识的转变。教师是对话激发者和全身心参与者,而不能游离于教学过程之外,以“导演”的身份来控制教学。因此,教师要能读懂教材设计,并用好它。比如,教师可以借助“主持人语”的引导、活动图标和留白的提示,引导学生开展活动,当然,教师也可以作为一个主体参与其中。
第二,教学中儿童文化的营造。儿童只有在属于自己的文化世界中才能敞开心扉、自由自在地发展,才能有效地接受教育。当然,在教学中营造儿童文化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放弃成人文化,而是要求教师在进入儿童文化世界的同时要引导、改造儿童文化,使改造过的儿童文化既有利于儿童的成长,又具有教育意义。
第三,以“在场因素”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所谓“在场因素”是指儿童自身的经验、体验及与儿童生活直接相关的因素。而“不在场因素”则是与儿童自身生活经验无关的知识体系或理论内容。从“在场因素”出发的教学中,由于师生处在平等的地位,师生都有话可说,都有说话的欲望,展开对话就有了起点和基础。当然,从“在场因素”出发组织教学并不排斥对“不在场因素”的学习。一方面儿童的眼界需要拓宽,生活经验需要拓展,他们需要从自身经验和体验走向更为广阔的世界;另一方面德育课程也不可能完全限于儿童的个体经验和体验,也有国家和社会的要求,更要反映人类几千年积累的文明成果。
三、减负提质 1.课堂教学 我将用心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各个侧面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因素。我将用心学习,翻阅有关资料,对教育理论、目标教学、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进行再认识,提高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的潜力。用心实行目标教学,根据教材和学情确定每节课
的重难点。平时备好课,上好课,向 40 分钟要质量。坚持周前备课,努力做到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具,备教法学法。从知识潜力两方面精心设计教案,并用心地使用各种电教器材,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坚决杜绝课堂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2.在课堂教学方面我力争课堂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抓关键,突重点,排疑点,讲求教法,渗透学法,既教书更育人,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课堂上语言准确简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精讲多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道德品德等综合潜力都得到提高。
四、因材施教 (一)辅导目标 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转变观念,认真学习, 发展智力,陶冶情操;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克服自卑的心理;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浓厚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二)辅导措施 对尖子生 个别学生学习成绩优秀,基础较好。作业也比较认真。是班上的领头羊。同学们的楷模,学习的标兵。学生也属于聪明的类型。对于课堂上的学习有时候显得有些不耐烦。感觉太简单,太乏味。但有时有很粗心,经常犯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同时也有一些骄傲。
1.要让学生学会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异、求变、求新,善于学习、勤于总结、勇于创新。
2.为了使尖子生更加先进,对其进行“创新”教育,使其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逐步形成创新素质。
3.进行意志品质教育,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要克服各种消极情绪,具有迎难而上、永攀高峰的意志品质。
4.严格要求。对尖子生把真挚的爱与严格的要求统一起来。当优生出现问题时,既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又要及时、严肃地指出影响他们进步的原因,以及这些错 误的严重后果、改正的方法等。在平时的学习中工作中,要为他们创造发挥能力的机会,也让他们严格约束自己,虚心向大家学习,不搞特殊化。
5.着力培养。对尖子生要多给予思想上的帮助,使之树立热爱集体、热心为大家服务的思想,鼓励他们大胆工作,并提供发挥他们想象力、创造性的机会,肯定他们的成绩,让他们把科学的学习方法传给大家,达到全体同学共同进步的目的。
6.平等相待。对尖子生不能因为他们成绩好而一味地“捧”,不能对他们的缺点冷嘲热讽,这些都会导致心理障碍。对他们要热情地支持、深情地指导,让他们成为积极向上、勤奋刻苦、乐于助人的三好学生。
对学困生 个别学生由于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存有知识断层,学习的自律性比较差,学习能力弱,接受能力差,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在他们当中有的是父母对子女的学习关心,指导,督促不够;上述原因形成恶性循环,使他们失去信心,致使形成后进生。
1.合作学习,多方帮教,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多年的教学经验已经证明,当求知双方展开互动,进行问题讨论时,都获益匪浅。因此合作学习是学困生转化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策略。根据班内学生情况进行分组,分散学困生,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并确定“兵教兵”结对帮扶人员名单。每一名学困生搭配一名成绩优秀的学生,对每一课中所要掌握的知识点、练习、作业都有优秀生帮助一一落实。
2.利用每周的课外活动,指导学困生学习。助学活动主要以课堂练习为主,形式比较灵活。教师对学困生进行已学知识点的巩固,更重要的是对学困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3.加强家校合作,随时掌握学困生转化情况。各任课教师与学生家长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沟通:电话联系、家校互访等。经常的联系使家校双方对学困生的情况能够及时了解,并且针对学生的情况随时调整转化措施,采取更有效的策略。教师要想全面了解学生,就要了解学生的家庭,做到经常与家长联系沟通。随时全方位的了解学生,才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学困生的有效转化需要家长更大的支持与配合。而这种支持与配合,来自于教师与学生家长的长期沟通,建立在互相信任、共同关心学生成长的一种默契基础之上。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若得不到家长的支持,将缺乏针对性,难保其转化效果。
对特长生 辅导目标:帮助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五、自我提高 (一)勤于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坚持不懈地学。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多渠道地学。要做学习的有心人,在书本中学习,学习政治思想理论、教育教学理论和各种专业知识,增强自己的理论积淀;也要在“无字处”学习,学习他人高尚的师德修养,丰富的教学经验,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广泛地阅读各类有益的书籍,学习各种领域的知识、技能,特别要学习现代信息科技,不断构建、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二)立足课堂,善于思考,在实践中探求、感悟。
教学工作中进行教学反思。反思自己教学理念,反思教学的实际成效。探求成功的教学模式,思考教育教学的现实问题,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
(三)认真听课评课,积极备课做课。
利用观摩学习的机会,见贤思齐,学习提高。通过实...
篇七:三年级道德与法治工作计划
级下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总结 3 3 篇三年级下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总结 1 篇
这学期本人担任四个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工作。教学过程中本人能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课,精心选择教法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在新课改教材面前仍然是新手,故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与教学相关的资料。我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堂教学,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在深入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认真写出了切实可行的学案,使每一节课都能做到“有备而上”。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达到愉快教学的目的,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活动,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二、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课堂教学中我尽量做到讲解清晰化、条理化;课堂语言力求准确化、情感化和生动化;教学思路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多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些,学生活动尽量多些;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努力实现思想品德课的趣味化。思想品德课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与实际紧密联系,切实解决学生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实
际问题,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学生在日常行为习惯、思想素质等方面有了较大改变。
三年级下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总结 2 篇
紧张的一学期已结束,为了更好的开展下学期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成绩,现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1、基本情况:三年级学生大部分都比较勤学,上进心强,学习目的明确,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仍有少数学生学习、纪律都较松散,学习能力较弱。
2、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抓好学生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学初,积极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使其端正学习态度,树立道德意识,提高认识能力。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细心发掘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评价肯定,正确引导学生的行为,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抓好常规工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结合新教材理论知识,课堂上设计新颖、愉快的教学方法,增强趣味性,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掌握知识、技能。发挥学生情感,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培养了学生乐学的兴趣。平时我细心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好调查小结工作,针对不同性质的学生,根据其实际情况拟订学习目标,以目标来激励学生进步。
(3)认真做好教学工作,注意做好课前准备。
刻苦钻研教材,认真学习大纲和教科书,准备好每节课必要的课件,做到先备课,后上课的习惯。坚持理论和实际结合进行教学,使学生容易汲取,从而使教学任务能够按计划完成。同时,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一学期下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关注学生参与的能力。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就要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把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想象到的用自己的话归纳出来,然后在合作、协调、讨论及在教师的引导下,作出正确的判断。要真正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进程,教师在课前要做好课前准备,也要布置学生按每节课的要求,做好课前准备,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就能热热闹闹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在课堂教学中不难发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关键是激发学生做一个积极劳动者,勤动手、动脑、动口。关注学生的"参与过程。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所表现的质疑精神,从无疑到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时常探究。
要让课堂教学中生成的问题推动课堂教学过程,让学生参与过程成为主流。在学生参与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置问题,合理安排,解疑、质疑。让学生的参与及参与过程中的生存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
3、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在教学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不足之处,如还有小部分学生的学习仍不够自觉,缺乏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等,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克服,使教育、教学质量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年级下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总结 3 篇
本人承担了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工作,现对一学期来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德育成绩
一学期来,按照课程特点制定实施了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通过本期教育,学生整体有所提高。
二、实施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三、对学生的评价
1、教师观察记录描述性评语
教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进行观察,并做记录。
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态度、表现等以描述性的语言写成评语于素质报告册上,鼓励学生巩固进步,修正不足,继续努力。
2、学生自评
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与成果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
3、学生互评
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互相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相互促进
推荐访问:三年级道德与法治工作计划 工作计划 法治 道德
下一篇: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