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朗格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8篇

| 来源:网友投稿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8篇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 ICS13.100W09DB61陕西省地方标准DB61/T1089—2017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应急能力评估规范Guide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8篇,供大家参考。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8篇

篇一: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

CS 13.100 W 09 DB61 陕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1/T 1089—2017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应急能力评估规范Guide of emergency capability assessment for safety construction in production work units

 2017 - 10 - 25 发布 2017 - 11 - 25 实施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61/T 1089—2017 I 目

 次 前

 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评估内容及要求 ......................................................................2 5 评估方法 ............................................................................7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应急能力评估评分表 ..........................9

 DB61/T 1089—2017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陕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陕西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中心、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申敏、李江平、魏兴、刘花维、赵江平、张斌、彭少巍。

 本标准由*******负责解释。

 本标准首次发布。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陕西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中心 地址:

 电话:029-63919061 邮编:

 DB61/T 1089—2017 1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应急能力评估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安全生产应急能力评估的内容、方法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陕西省内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企业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带储存设施)、储存企业、使用危险化学品达到国家规定数量的化工企业、烟花爆竹生产、批发经营企业和中型规模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安全生产应急能力评估。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T 29639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AQ/T 9007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应急能力评估

 capability Assessment for Emergency Management 对生产经营单位应对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的综合能力的评估。

 3.2

 应急预案

 emergency plan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最大程度减少事故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应急准备工作方案。

 3.3

 应急准备

 emergency preparedness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科学、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物资准备。

 3.4

 应急响应

 emergency response 针对发生的事故,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GB/T 29639—2013 ,定义3.3]

 DB61/T 1089—2017 2 3.5

 应急救援

 emergency rescue 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防止事故扩大而采取的紧急措施或行动。

 [GB/T 29639—2013 ,定义3.4] 3.6

 应急演练

 emergency exercise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应急活动。

 [GB/T 29639—2013 ,定义3.5] 3.7

 未遂事故

 near accident 未发生健康损害、人身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及环境破坏的事故。

 4 评估内容及要求 4.1 评估项目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应急能力评估项目包括:

 a) 应急组织; b) 风险管理; c) 应急预案; d) 危险源监控和预警。

 e) 应急处置; f) 应急队伍; g) 应急装备和物资保障。

 h) 应急培训; i) 自评与改进。

 4.2 应急组织评估 4.2.1 应急组织评估应对组织建立情况及其有效性进行考核,包括应急组织体系、应急组织职责、相关方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宣传与制度建设等内容。

 4.2.2 应急组织体系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组织体系; b) 应满足应急管理工作需要。

 4.2.3 应急组织职责应符合下列要求:

 a) 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生产应急能力建设和管理全面负责; b) 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责任体系,明确职能部门和人员的应急管理及应急救援职责; c) 定期对职能部门和人员应急职责的履行情况进行考核。

 4.2.4 相关方应急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应急信息应书面告知承包商、事故可能影响到的相邻单位等相关方。

 DB61/T 1089—2017 3 b) 同一作业区域内不同单位进行交叉作业,或相邻单位之间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应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协议中应明确各单位应急救援的职责和任务。

 c) 对相关方可提供的应急资源定期进行分析,并及时更新。

 4.2.5 法律法规宣传和制度建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a) 识别和获取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定期更新,并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和培训; b) 建立应急管理工作制度,并发放到有关工作岗位; c) 明确评审和修订应急管理制度的时机和频次,定期进行评审和修订; d) 每年至少 1 次对相关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标准、应急管理制度及其他要求的执行情况进行合规性评价,消除违规行为和现象; e) 落实地方政府规定。

 4.3 风险管理评估 4.3.1 风险管理评估应对风险分析及风险控制效果进行评价,包括风险分析、重大危险源管理、风险控制、隐患排查与治理等内容。

 4.3.2 风险分析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作业活动、设备设施、作业环境、公用及辅助设施等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确定安全风险名称、类别和等级; b) 确定重点危险区域和高风险工作岗位,形成风险评价报告; c)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应根据人员调整、生产工艺或装置变更、施工项目变更、季节变化等外围环境变化及时更新,实行动态管理; d) 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应参与风险评价工作,鼓励其它人员参与风险评价工作。

 4.3.3 重大危险源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a) 辨识重大危险源,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 b) 定期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检测及安全评估,并按规定备案; c) 高风险区域和重大危险源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确保逃生通道畅通。

 4.3.4 风险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

 a) 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制定并落实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程度; b) 风险评价的结果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作业岗位和场所危险因素和险情处置要点应及时告知从业人员; c) 应对风险控制效果进行调查、反馈、定期评审等活动。

 4.3.5 隐患排查与治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a) 经常组织事故隐患排查工作,明确排查目的、范围和方法,并做好记录; b) 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及时进行治理,并对治理情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 c) 不能短期内消除的重大隐患,应采取防范措施,并向有关单位报告; d) 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档案。

 4.4 应急预案评估 4.4.1 应急预案评估应包括应急预案体系、应急预案编制、应急预案管理等内容。

 4.4.2 应急预案体系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建立应急预案体系,应急预案体系主要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构成。各预案之间应相互衔接; b) 应急预案应覆盖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并与当地政府、上级单位及相关部门的应急预案相衔接。

 DB61/T 1089—2017 4 4.4.3 应急预案编制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应按照 GB/T29639 的相关要求规范应急预案编制工作; b) 在应急预案编制前,应按有关规定开展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 c) 综合应急预案应包括总则、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预案体系、事故风险描述、预警及信息报告、应急响应、保障措施、应急预案管理等内容; d) 专项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事故风险分析、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处置措施等内容; e) 现场处置方案主要包括事故风险分析、应急工作职责、应急处置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f) 重点岗位应制定应急处置卡。

 4.4.4 应急预案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编制应急预案; b) 按照相关要求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或论证; c) 应急预案的管理应符合相关规定要求; d) 应急预案应及时进行评估和修订; e) 应急预案应报有关部门备案,并通报相关单位。

 4.5 危险源监控和预警评估 4.5.1 危险源监控和预警评估包括危险源监测和监控、危险作业管理、危险物品管理、预警和报警、信息报告和处置等内容。

 4.5.2 危险源监测和监控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明确对危险源监测和监控的程序、方式、方法及安全措施; b) 重点危险区域和高风险岗位应设置安全监测、监控报警系统; c) 对安全监测、监控报警系统进行规范管理; d) 重大隐患应重点监控; e) 制定危险源监测、监控方案,发放到相关岗位。

 4.5.3 危险作业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危险作业应履行审批手续,安排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管理及监护; b)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应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c) 危险作业监护人员应具备基本救护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作业过程中不得离开监护岗位。

 4.5.4 危险物品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危险物品的采购、运输、储存、使用、废弃和处置,应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建立安全管理制度,采取可靠安全措施,接受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管理; b) 对从业人员进行危险物品的危险特性、应急措施等应急知识培训。

 4.5.5 预警和报警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建立事故预警体系。明确预警级别、预警主要内容、预警及预警解除的程序和方法,明确承担预警的部门职责和任务; b) 应明确事故判定的要点及报告单位、报警方式、报告内容等; c) 应采取多种报警方式,报警设备应有效; d) 报警程序和报警方法,应告知作业人员; e) 建立向重要防护目标、特殊场所、警报盲区、公众及时发布紧急情况的警报系统,明确警报系统的启动程序。

 4.5.6 信息报告和处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 设置 24 小时应急报警电话,明确事故报告的方式、内容、要求与接收处置程序; b) 明确报告事故的流程、内容和时限;

 DB61/T 1089—2017 5 c) 明确向可能遭受事故影响的单位、群众发出事故信息通报的方式、方法和程序,明确向有关部门和单位发出应急支援请求的方式、内容和程序。

 4.6 应急处置评估 4.6.1 应急处置评估应对应急响应分级与程序规定及以往事故应急全过程进行评价,包括应急响应分级与程序、应急处置、恢复与善后、事故调查与处理、事故管理等内容。

 4.6.2 应急响应分级与程序应符合下列要求:

 a) 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控制事故的能力,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别; b) 明确应急指挥、应急行动、资源调配、应急避险、扩大应急等事项。

 4.6.3 应急处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 从业人员发现事故或者不安全因素,应当按照报警程序和报警方法,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并及时予以处置; b) 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应停止作业或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同时应报告有关负责人或部门; c) 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启动相应级别应急预案,积极组织抢险救援,防止事故蔓延扩大,并做好事故现场的保护工作; d) 应急能力不能满足应急需求时,应及时请求上级部门、当地政府及相关应急协作单位的支援; e) 事故可能影响到周边单位和群众时,应及时发出报警信息,并做好疏散撤离工作; f) 应急救援人员应佩戴相应的防护器具,对伤亡人员及时进行救护。

 4.6.4 恢复与善后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明确应急结束的条件、发布应急结束命令的机构和程序,明确应急工作总结部门; b) 做好善后工作,协助地方政府恢复受影响地区的正常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

 4.6.5 事故调查与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事故调查; b) 事故调查处理应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 c) 对事故应急处置全过程进行评估,总结和吸取应急处置经验教训,不断提高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持续改进应急准备工作。

 4.6.6 事故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建立事故档案和台账; b) 对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含未遂事故)进行分级管理,定期进行统计分析,制定整改措施。

 4.7 应急队伍评估 4.7.1 应急队伍评估应包括应急队伍建立、应急指挥人员、应急队伍管理、社会专业应急及相关方协助等内容。

 4.7.2 应急队伍建立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建立与本单位安全生产特点相适应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与邻近救援队签订救援协议; b) 明确各级应急响应人员。

 4.7.3 应急指挥人员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应具备应急管理知识、熟知相关应急预案; b) 应具备应急人员、装备、物资、资金的协调能力,具备应急技术方案的决策能力; c) 应参加应急培训和演练活动,定期对应急能力准备情况进行检查。

 4.7.4 应急队伍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a) 主要负责人对应急队伍建设和管理负责;

 DB61/T 1089—2017 6 b) 制定应急人员岗位职责和岗位标准; c) 建立应急人员的选配、奖惩制度,应急人员经能力培训合格后方可任职; d) 制定值班、设备维护和预防性检查等制度。

 4.7.5 与社会救援、医疗、消防等专业应急队伍及应急协作单位建立联系,熟悉其可提供的应急能力。与周边单位、应急协作单位等签订应急救援协议。

 4.8 应急装备...

篇二: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

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估指南

 AQ ∕ T 9011- - 2019

 2019 —9 9- -2 12 发布

 2020- - 02- -1 01 实施

 1 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估的基本要求、工作程序与评估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内容适用性的评估活动。根据预案类别、适用的对象不同,评估工作的组织及实施可参照本标准进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 T29639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应急预案 e merg e ncy r esp o nsep l an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最大程度减少事故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应急准备工作方案。

 3.2 应急响应 e merg e ncy r esp o nse

 针对事故险情或事故,依据应急预案采取的应急行动。

 3.3 应急预案评估 e merg e ncy r esp o nsep l anassessment

 对应急预案内容的适用性所开展的分析过程。

 4 基本要求

 4.1 评估目的

 发现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是否需要修订作出结论,并提出修订建议。

 4.2 评估依据

 主要依据以下内容:

 a )相关法 律法规 、标准及规范性文件;

 b )生产经营单位 风险评估结果 ; c )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组织 机构设置情况 ; d )应急 演练评估报告 ; e )应急 处置评估报告 ; f )应急资 源调查及评估结果 ; g )其他相关材料。

 5 评估程序

 5.1 成立评估组

 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和分工,成立以单位相关负责人为组长,单位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应急预案评估组,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制定工作方案。评估组成员人数一般为单数。生产经营单位可以邀请相关专业机构的人员或者有关专家参加应急预案评估,必要时委托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机构实施。

 5.2 资料收集分析

 评估组应 确定需评估的应急预案 ,依据 4.2 收集 相关资料 ,明 确以下情况 :

 a )法 律法规 、标准、规范性文件及 上位预案中的有关规定变化情况 ; b )应急 指挥机构和成员单位 (部 门 )及其 职责调整情况 ; c )面临 的事故风险变化情况 ; d )重 要应急资源变化情况 ; e )应急救援 力量变化情况 ; f )预案中的其 他重要信息变化情况 ; g )应急演练和事故应急处置中发现的问题;

 h)其他情况。

 5.3 评估实施 5.3.1 采用资料分析、现场审核、推演论证、人员访谈的方式,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

 a)资料分析:针对评估目的和评估内容,查阅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应急预案、风险评估方面的相关文件资料,梳理有关规定、要求及证据材料,初步分析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应急预案编制内容要求参见 GB/T29639; b)现场审核:依据资料分析的情况,通过现场实地查看、设备操作检验的方式,准确掌握并验证应急资源、生产运行、工艺设备方面的问题情况; c)推演论证:根据需要,采取桌面推演、实战演练的形式,对机构设置、职责分工、响

 应机制、信息报告方面的问题进行推演验证; d)人员访谈:采取抽样访谈或座谈研讨的方式,向有关人员收集信息、了解情况、考核能力、验证问题、沟通交流、听取建议,进一步论证有关问题情况。

 5.3.2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估表参见附录 A。

 5.4 评估报告编写 应急预案评估结束后,评估组成员沟通交流各自评估情况,对照有关规定及相关标准,汇总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并形成一致、公正客观的评估组意见,在此基础上组织撰写评估报告。

 6 评估内容 6.1 应急预案管理要求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性文件及上位预案是否对应急预案做出新规定和要求,主要包括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应急预案体系、事故风险描述、应急响应及保障措施。

 6.2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主要包括:

 a)生产经营单位组织体系是否发生变化; b)应急处置关键岗位应急职责是否调整; c)重点部门应急职责与分工是否重新划分; d)应急组织机构或人员对应急职责是否存在疑义; e)应急机构设置与职责能否满足实际需要。

 6.3 事故凤险 主要包括:

 a)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风险分析是否全面客观; b)风险等级确定是否合理; c)是否有新增事故风险; d)事故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能否满足实际需要; e)依据事故风险评估提出的应急资源需求是否科学。

 6.4 应急资源 生产经营单位对于本单位应急资源和合作区域内可请求援助的应急资源调查是否全面、与事故风险评估得出的实际需求是否匹配;现有的应急资源的数量、种类、功能、用途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6.5 应急预案衔接

 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的各类应急预案之间是否相互衔接,是否与相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急救援队伍和涉及的其他单位的应急预案相衔接,对信息报告、响应分级、指挥权移交、警戒疏散作出合理规定。

 6.6 实施反馈

 在应急演练、应急处置、监督检查、体系审核及投诉举报中,是否发现应急预案存在组织机构、应急响应程序、先期处置及后期处置方面的问题。

 6.7 其他

 其他可能对应急预案内容的适用性产生影响的因素。

 7 报告主要内容

 7.1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估报告编制大纲参见附录 B 。

 7.2 评估报告内容:

 a )评估人员情 况 :评估人员基本 信息及分工情况 ,包括 姓名 、性别、专业、职务职称及签字 ; b )预案评估组织:预案评估工作的组织实施过程和主要工作安 排 ; c )预案基本情 况 :应急预案编制单位、编制及实施时 间及批准人 ; d )预案评估内容:评估应急预案管理要求、组织 机构与职责 、主 要事故风险 、应 急资源 、应 急预案 衔接及应急响应级别划分方面的变化情况,以及实施反馈中发现的问题; e )预案适用性分析:依据评估出 的变化情况和问题 ,对 应急预案各个要素内容的适用性进行分 析,指出存在的不符合项; f )改进 意见和建议 :针对评估出的不 符合项 ,提出改进的 意见和建议 ; g )评估结论:对应急预案作出综合评价及修订结论。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估表 表 A.1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估表 评估要素

 评估内容

 评估方法

 评估结果

 1. 应急预案管理要求 1.1 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中的有关新规定和要求,对照评估应急预案中的不符合项。

 资料分析 是否有不符合项,列出不符合项

 1.2 梳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中的有关新规定和要求,对照评估应急预案中的不符合项。

 资料分析 是否有不符合项,列出不符合项 1.3 梳理规范性文件中的有关新规定和要求,对照评估应急预案中的不符合项。

 资料分析 是否有不符合项,列出不符合项 1.4 梳理上位预案中的有关。新规定和要求,对照评估应急预案中的不符合项 资料分析 是否有不符合项,列出不符合项 2. 组织 机构与职责 2.1 查阅生产经营单位机构设置、部门职能调整、应急处置关键岗位职责划分方面的文件资料,初步分析本单位应急预案中应急组织机构设置及职责是否合适、是否需要调整。

 资料分析 根据文件资料,判断组织机构是否合适,列出不合适部分 2.2 抽样访谈,了解掌握生产经营单位本级、基层单位办公室、生产、安全及其他业务部门有关人员对本部门、本岗位的应急工作职责的意见建议。

 人员访谈 列出相关人员的建议 2.3 依据资料分析和抽样访谈的情况,结合应急预案中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召集有关职能部门代表,就重要职能进行推演论证,评估值班值守、调度指挥、应急协调、信息上报、舆论沟通、善后恢复的职责划分是否清晰,关键岗位职责是否明确,应急组织机构设置及职能分配与业务是否匹配。

 推演论证 职责划分是否清晰,岗位职责是否明确,机构设置及职能分配与业务是否匹配,列出不符合项 3. 主要事 故 风险 3.1 查阅生产经营单位风险评估报告,对照生产运行和工艺设备方面有关文件资料,初步分析本单位面临的主要事故风险类型及风险等级划分情况。

 资料分析 根据相关资料得出的本单位面临的主要事故风险类型及风险等级划分情况 3.2 根据资料分析情况,前往重点基层单位、重点场所、重点部位查看验证。

 现场审核 现场查看风险情况 3.3 座谈研讨,就资料分析和现场查证的情况,与办公室、生产、安全及相关业务部门以及基层单位人员代表沟通交流,评估本单位事故风险辨识是否准确、类型是否合理、等级确定是否科学、防范和控制措施能否满足实际需要,并结合风险情况提出应急资源需求。

 人员访谈 事故风险辨识是否准确、类型是否合理、等级确定是否科学、防范和控制措施能否满足实际需要,列出不符合项 4. 应急资 源 4.1 查阅生产经营单位应急资源调查报告,对照应急资源清单、管理制度及有关文件资料,初步分析本单位及合作区域的应急资源状况。

 资料分析 根据相关资料得出的本单位及合作区域的应急资源状况 4.2 根据资料分析情况,前往本单位及合作单位的物资储备库、重点场所,查看验证应急资源的实际储备、管理、维护情况,推演验证应急资源运输的路程路线及时长。

 现场审核、推演论证 应急资源的实际情况与预案情况是否相符,列出不符合项

 4.3 座谈研讨,就资料分析和现场查证的情况,结合风险评估得出的应急资源需求,与办公室、生产、安全及相关业务部门以及基层单位人员沟通交流,评估本单位及合作区域内现有的应急资源的数量、种类、功能、用途是否发生重大变化,外部应急资源的协调机制、响应时间能否满足实际需求。

 人员访谈 应急资源是否发生变化,外部应急资源的协调机制、响应时间能否满足实际需求,列出不符合项 5. 应急预 案 衔接 5.1 查阅上下级单位、有关政府部门、救援队伍及周边单位的相关应急预案,梳理分析在信息报告、响应分级、指挥权移交及警戒疏散工作方面的衔接要求,对照评估应急预案中的不符合项。

 资料分析 是否有不符合项,列出不符合项 5.2 座谈研讨,就资料分析的情况,与办公室、生产、安全及相关业务部门、基层单位、周边单位人员沟通交流,评估应急预案在内外部上下衔接中的问题。

 人员访谈 是否有问题,列出预案衔接中的问题 6. 实施 反馈 6.1 查阅生产经营单位应急演练评估报告、应急处置总结报告、监督检查、体系审核及投诉举报方面的文件资料,初步梳理归纳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

 资料分析 列出存在的问题 6.2 座谈研讨,就资料分析得出的情况,与办公室、生产、安全及相关业务部门、基层单位人员沟通交流,评估确认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

 人员访谈 列出座谈中反映的问题 7. 其 他 7.1 查阅其他有可能影响应急预案适用性因素的文件资料,对照评估应急预案中的不符合项。

 资料分析 是否有不符合项,列出不符合项 7.2 依据资料分析的情况,采取人员访谈、现场审核、推演论证的方式进一步评估确认有关问题。

 人员访谈、现场审核、推演论证 列出其他有关问题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估报告编制大纲 B.1 总则 B.1.1 评估对象 B.1.2 评估目的 B.1.3 评估依据 B.2 应急预案评估内容 B.2.1 应急预案管理要求

 B.2.2 组织机构与职责 B.2.3 主要事故风险 B.2.4 应急资源 B.2.5 应急预案衔接 B.2.6 实施反馈 B.3 应急预案适用性分析 对应急预案各个要素内容的适用性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的不符合项。

 B.4 改进意见及建议 针对评估出的不符合项,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B.5 评估结论 对应急预案做出综合评价及修订结论。

篇三: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

S 13.200 C 78

  DB11 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DB11/T 1478—2017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评估规范 Standards for enterprises risk assessment in safety production

  2017 - 12 - 15 发布 2018 - 07 - 01 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11/T 1478—2017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安华邦(北京)安全生产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李进、李怀冰、王欣、赵守超、代宝乾、关磊、鲍飞、汪彤、宋冰雪、谢昱姝、王培怡、吕良海、封光、欧阳龙水、王坤。

 DB11/T 1478—2017 1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评估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评估(以下简称风险评估)的一般要求、计划与准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评估报告和持续改进。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经营单位风险评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 23694 风险管理 术语 GB/T 27921 风险管理 风险评估技术 3 一般要求 3.1 生产经营单位宜全员参与风险评估工作。

 3.2 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在本单位醒目位置进行安全生产风险公告。

 3.3 风险评估主要内容包括:

 a) 识别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危害因素,确定重大危险源; b) 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并指出可能产生的次生、衍生事故; c) 评估事故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确定风险等级。

 3.4 风险评估工作流程主要包括计划与准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评估报告和持续改进,参见附录 A。

 4 计划与准备 4.1 成立风险评估工作小组 生产经营单位宜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其授权的分管负责人)为组长,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及有关专家参加的风险评估工作小组,在风险评估开展前应制定风险评估工作方案,有组织有计划地自下而上逐级开展风险评估工作。

 4.2 搜集资料 搜集资料主要内容包括:

 a) 与风险评估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文件; b) 本单位规章制度与操作流程、工艺流程、设备设施和物料、机构、岗位、人员与职责设置以及区位、布局与平面布置等资料; c) 应急预案; d) 安全评价报告等;

 DB11/T 1478—2017 2 e) 国内外同行业企业事故资料; f) 本单位安全生产相关其他技术资料。

 4.3 现场调研 现场调研主要内容包括:

 a) 周边环境影响情况; b) 应急资源情况; c) 事故预防措施情况。

 4.4 制定风险评估工作方案 4.4.1 风险评估工作方案的内容一般包括:

 a) 评估目的,简述风险评估的主要目的; b) 评估依据,简述风险评估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文件等; c) 评估原则,说明风险评估工作的原则; d) 评估范围,依据评估对象、要求以及特定时间、空间特点,确定风险评估范围; e) 评估团队,简述评估小组成员、组织结构、组建介绍等; f) 职责分工,明确风险评估具体操作人员责任及分工; g) 工作任务,明确风险评估的主要任务,包括识别评估对象面临的各种风险、分析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评价风险等级、编制风险评估报告等; h) 评估方法,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等风险评估过程的方法; i) 确定风险准则,在参照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目标的基础上,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能够被政府和公众所接受; 2) 重大危害对员工或公众人员造成的风险不应显著高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其他风险; 3) 应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并适时更新; 4) 应考虑生产经营单位内部和外部个人风险的差异; 5) 国家、行业标准、文件等对风险准则的规定。

 j) 风险评估各阶段的工作计划,包括工作内容、工作形式、工作成果等; k) 项目实施的时间进度安排,明确各阶段任务完成时间。

 4.4.2 风险评估工作方案宜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其授权的分管负责人)签发实施。

 5 风险识别 5.1 识别方法 5.1.1 宜按照 GB/T 13861 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识别。

 5.1.2 宜按照 GB 6441 对职工伤亡事故风险进行识别。

 5.2 识别程序 5.2.1 风险发现:分析资料,依据风险识别依据,发现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危害因素。

 5.2.2 风险列举:对发现的危害因素进行列举,确定危险源,列出生产经营单位风险清单,内容参见附录 B。

 5.2.3 风险描述:描述每一风险的详细信息,应包括以下内容:

 DB11/T 1478—2017 3 ——风险类型;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 ——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段或概率; ——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事故、衍生事故等。

 5.2.4 风险筛选:结合风险评估的具体目的和范围,比较已有评估指标,对照风险准则,筛选风险。

 6 风险分析 6.1 基本要求 6.1.1 风险分析应从某一特定危害发生的可能性、后果的严重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6.1.2 风险分析时,应考虑以下问题:

 a) 引发次生事故、衍生事故等的可能性; b) 风险预测的可信度、预测前提以及假设的敏感性; c) 专家意见的分歧; d) 现有防护措施等。

 6.1.3 风险分析可采用定性、半定量、定量以及几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方法参见 GB/T 27921。

 6.2 发生可能性分析 6.2.1 发生可能性分析可从历史发生概率、现场管理水平和应急承受能力三个方面进行。

 6.2.2 发生可能性等级如表 1 所示。

 表 1

 发生可能性等级 指标 释义 分级 可能性 等级 历史 发生 概率 (Q1)

 从该风险过去 N 年发生此类生产安全事故的次数(频率)得出等级值 过去 2 年发生 1 次以上 很可能 5 过去 5 年发生 1 次 较可能 4 过去 10 年发生 1 次 可能 3 过去 10 年以上发生 1 次 较不可能 2 过去从未发生 基本不可能 1 现场 管理 水平 (Q2)

 从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分值得出等级值。

 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分值采用现场实际得分折算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分值=现场实际得分/(600-现场部分实际不涉及项分值)×1000 低于 700 分 很可能 5 700~799 分 较可能 4 800~899 分 可能 3 900~950 分 较不可能 2 950 分以上 基本不可能 1

 DB11/T 1478—2017 4 表 1

 发生可能性等级(续)

 指标 释义 分级 可能性 等级 应急 承受 能力 (Q3)

 从评估对象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稳定性)来判断发生此类突发事件的可能性 承受力很弱 很可能 5 承受力弱 较可能 4 承受力一般 可能 3 承受力强 较不可能 2 承受力很强 基本不可能 1

 6.2.3 发生可能性等级按公式(1)进行计算。

 33 2 1 Q Q QP+ +=

 …………………………………………(1)

 式中:

 P ——发生可能性等级; Q1——历史发生概率等级; Q2——现场管理水平等级; Q3——风险承受能力等级。

 6.3 后果严重性分析 6.3.1 后果严重性分析可从人员损失、经济损失、社会损失、保障损失四个方面进行。

 6.3.2 人员损失包括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损失严重性等级如表 2 所示。

 表 2

 人员伤亡严重性等级 (M)

 分类 人 等级 描述 死亡人数(M1)

 受伤人数(M2)

 5 很大 ≥10 ≥50 4 大 3~9 16~49 3 一般 1~2 5~15 2 小 0 3~4 1 很小 0 ≤2 注:死亡人数是指因安全风险引发的事故或突发事件而遇难(包括经法定程序宣布死亡)的人数。受伤人数是指因安全风险引发的事故或突发事件而受伤,须接受医生或医疗机构治疗的人口。

 6.3.3 经济损失严重性等级如表 3 所示。

 DB11/T 1478—2017 5 表 3

 经济损失严重性等级 (E)

 等级 描述 经济损失(万元)

 5 很大 ≥10000 4 大 5000~9999 3 一般 1000~4999 2 小 200~999 1 很小 ≤199 注:经济损失是指因安全风险引发的事故或突发事件造成的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支出的费用和毁坏财产的价值。

 6.3.4 社会损失包括周边敏感目标影响和社会关注度。周边敏感目标影响严重性等级如表 4 所示。社会关注度严重性等级如表 5 所示。

 表 4

 周边敏感目标影响严重性等级(S11)

 等级 描述 周边敏感目标人数 5 很大 ≥10000 4 大 5000~9999 3 一般 1000~4999 2 小 100~999 1 很小 ≤100 注:周边敏感目标包括党政机关、军事管理区、文物保护单位、学校、医院、人员密集场所、居民居住区、大型公交枢纽等。

 表 5

 社会关注度严重性等级(S12)

 持续时间 范围 本区 本市 国内 国际 1 天内 1 1 2 3 1 天(含)~7 天 1 2 3 4 7 天(含)~30 天 2 3 4 5 30 天(含)以上 3 4 5 5 注:社会关注度是指社会对因安全风险引发的事故或突发事件关注的程度,从持续时间与关注范围两个方面进行衡量。

 6.3.5 保障损失包括基础设施损坏或中断和生活保障中断。基础设施损坏或中断严重性等级如表 6 所示。生活保障中断严重性等级如表 7 所示。

 DB11/T 1478—2017 6 表 6

 基础设施损坏或中断严重性等级(S21)

 影响程度 指标数量 无影响指标 出现一个影响指标 出现二个影响指标 出现三个影响指标 出现四个影响指标 很小 1 1 2 2 3 小 1 2 2 3 4 一般 2 2 3 4 4 大 2 3 4 4 5 很大 3 4 4 5 5 注:影响指标包括供水、电力、燃气、道路交通、通信。

 表 7

 生活保障中断严重性等级(S22)

 影响人数 时间 食物中断 12小时或医疗服务中断1小时内 食物中断 12(含)~24 小时或医疗服务中断 1 (含)~3 小时 食物中断 24(含)~36 小时或医疗服务中断 3 (含)~6 小时 食物中断 36(含)~48 小时或医疗服务中断 6(含)~12小时 食物中断 48(含)小时以上或医疗服务中断 12(含)小时以上 50 人以内 1 1 2 2 3 50~499 人 1 2 2 3 4 500~1999 人 2 2 3 4 4 2000~4999 人 2 3 4 4 5 5000 人及以上 3 4 4 5 5 注:生活保障中断是指因安全风险引发的事故或突发事件造成食物和医疗服务中断,该参数从中断时间和影响人数两个方面进行损失度量。影响人数、中断时间不在同一标准时,按高标准确定参数等级。

 6.3.6 后果严重性等级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722 21 12 11 2 1 S S S S E M MR+ + + + + +=

  ………………………(2)

 式中:

 R ——后果严重性等级; M1——人员死亡严重性等级; M2——人员受伤严重性等级; E——经济损失严重性等级; S11——周边敏感目标影响严重性等级; S12——社会关注度严重性等级; S21——基础设施损坏或中断严重性等级; S22——生活保障中断严重性等级。

 7 风险评价

 DB11/T 1478—2017 7 风险评价等级主要由发生可能性等级和后果严重性等级确定,可按表8进行判定。

 表 8

 风险等级矩阵法 风险等级 后果严重性等级( R )

 1 2 3 4 5 发生可能性等级( P )

 1 低(Ⅳ)

 低(Ⅳ)

 低(Ⅳ)

 中(Ⅲ)

 中(Ⅲ)

 2 低(Ⅳ)

 低(Ⅳ)

 中(Ⅲ)

 中(Ⅲ)

 高(Ⅱ)

 3 低(Ⅳ)

 中(Ⅲ)

 中(Ⅲ)

 高(Ⅱ)

 极高(Ⅰ)

 4 中(Ⅲ)

 中(Ⅲ)

 高(Ⅱ)

 高(Ⅱ)

 极高(Ⅰ)

 5 中(Ⅲ)

 高(Ⅱ)

 高(Ⅱ)

 极高(Ⅰ)

 极高(Ⅰ)

 注:Ⅳ表示低风险,Ⅲ表示中风险,Ⅱ表示高风险,Ⅰ表示极高风险 8 风险评估报告 8.1 基本要求 评估报告文字宜简洁,附必要的图表或照片。评估报告宜包括评估对象、目的、依据、方法和过程,以及评估结果和提出的防护措施及建议等。

 8.2 主要内容 不同行业评估内容有不同的侧重点,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或补充。应按下述内容编制风险评估报告:

 a) 导言,介绍评估目的、依据、原则、内容(范围、对象)、过程、方法等; b) 风险识别; c) 风险可能性分析; d) 风险后果分析; e) 风险等级确定; f) 评估结论; g) 措施与建议; h) 附件,包括各具体事件的风险等级列表和必要说明等。

 8.3 报告格式 格式内容包括封面、著录项、前言、目录、正文、附件、附录,具体格式宜参照附录C的规定。

 8.4 评审与发布 生产经营单位应对风险评估过程及报告进行评审。风险评估报告评审合格后,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其授权的分管负责人)签发。

 9 持续改进 9.1 应对风险评估的结果及时进行评审或检查,建立风险动态持续改进机制。

 9.2 生产经营单位宜每 3 年重新对本单位安全生产风险进行评估,并实施监测监控。

 9.3 生产经营单位应在下列情形发生时重新进行风险评估:

 DB11/T 1478—2017 8 d) 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文件发生变化的; e) 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形成新的重大危险源的; f) 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变化的; g) 应急资源发生重大变化的; h) 应急预案需要修订的; i) 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

 DB11/T 1478—2017 9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风险评估工作流程

  图 A.1 风险评估工作流程图

 B

  发生 可能性分析 后果 严重性分析 风险分析 风险评价 风险评估报告 风险识别 计划与准备 持续改进 合格 不合格

 DB11/T 1478—2017 10 B

 C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风险清单表 表 B.1 风险清单表 评估 项目

 序号 风险类型 风险 名称 发生部位 (位置或地点)

 危害因素 危险源 可能发生 事故类型 备注

  编制人

 编制日期

 审核人

 审核日期

 批准人

 批准日期

 填表说明 1.风险类型栏主要依据本标准第 5.1 条规定; 2.风险名称栏中填写名称或风险描述; 3.编制人为风险评估负责人,审核人为生产经营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人为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

 DB11/T 1478—2017 11 C ...

篇四: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

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主讲人:冯普金集团公司总调度室第1页

 2总 责 目录第2页演练评估实施演练评估准备演练评估总结义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概 概 述 述 及 及 定 定 义

 3第2页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以下简称演练评估)的目的、内容、方法与工作程序。本标准适用于针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所开展的评估活动。演练评估工作的组织及实施可根据演练内容、演练形式、演练规模和复杂程度参照本标准进行 。

 4第2页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9639-2013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 9007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

 5第2页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3、术语和定义3.1应急演练 emergency

 exercise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应急活动。[GB/T 29639-2013,定义3.5]3.2 应急演练评估 emergency

 exercise

 evaluation

 围绕演练目标和要求,对参演人员表现、演练活动准备及其组织实施过程作出客观评价,并编写演练评估报告的过程。

 6第2页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3、术语和定义3.3 演练情景 exercise

 scenario 根据应急演练的目标要求,按照事故发生与演变的规律,事先假设的事故发生发展过程,描述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状态特征、波及范围、周边环境、可能的后果以及随时间的演变进程等内容。3.4 相关方 interested

 party与应急演练单位应急救援工作成效有关或受其事故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7第2页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

 8第2页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

 9第2页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

 10第2页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

 11第2页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

 12第2页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

 13第2页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

 14第2页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

 15第2页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

 16第2页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

 17第2页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

 18第2页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

 19第2页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

 20第2页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

 21第2页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

 22第2页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

 23第2页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

 24第2页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

 25第2页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

 26潞安 ( 矿业 )

 集团公司总调度室第27页

篇五: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

市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 应急演练及评估基本指引

  深圳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

 二〇一八年十月

 编制说明

 应急演练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演练可以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检验预案有效性、增强应急意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广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深圳市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修订版)》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均对应急演练做了相关要求,深圳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市安全监管局)对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检查时发现,普遍存在应急预案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不强,应急演练不实,岗位人员应急处置能力差,应急物资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为进一步解决上述问题,指导规范我市企业开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和演练评估工作,提高应急演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企业应急救援处置能力,市安全监管局委托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编制深圳市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及评估基本指引(以下简称指引)。

 项目组在参考国家、地方有关应急演练的指导性文件,充分汲取既有应急演练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深圳市生产经营单位特点,针对演练准备、演练实施和演练评估等环节进行了规范。

 各生产经营单位在具体开展应急演练工作时,应结合本企业性质、规模、安全风险、组织架构和岗位设置等因素,参照本指引进一步细化完善应急演练的各个环节,切实提高应急演练质量,提升事故应急救援处置能力,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 I — 目

 录 1 总则 .................................................. 1

 1.1

 编制目的 ........................................ 1

 1.2

 适用范围 ........................................ 1

 1.3

 编制依据 ........................................ 1

 2 应急演练目的 .......................................... 2

 3 应急演练原则 .......................................... 2

 4 演练类型 .............................................. 2

 5 演练准备 .............................................. 2

 5.1

 制定演练计划 .................................... 2

 5.2

 成立演练组织机构 ................................ 2

 5.3

 演练情景设计 .................................... 4

 5.4

 风险分析 ........................................ 4

 5.5

 编制演练文件 .................................... 4

 5.6

 动员与培训 ...................................... 5

 5.7

 演练工作保障 .................................... 6

 6 演练实施 .............................................. 7

 6.1

 演练规则 ........................................ 7

 6.2

 桌面演练 ........................................ 8

 6.3

 实战演练 ........................................ 8

 6.4

 现场点评 ....................................... 10

 6.5

 现场恢复 ....................................... 10

 7 演练评估 ............................................. 10

 7.1

 评估目的 ....................................... 10

  — II — 7.2

 评估准备 ....................................... 10

 7.3

 评估实施 ....................................... 11

 7.4

 编制评估报告 ................................... 11

 8 演练文档 ............................................. 11

 9 总结提高 ............................................. 12

 10 附件 ................................................ 12

  — 1 —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是提升应急响应能力、检验预案有效性的手段,是应急准备的重要环节,为指导深圳市生产经营单位开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特编制本指引。

 1.2 适用范围 本指引适用于深圳市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的实施与评估,其他单位的演练可做参考。

 1.3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九号,2007 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三号,2014 年)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13〕101 号)

 (4)《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88 号,2016 年)

 (5)《广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2010 年)

 (6)《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广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 3 号,2013 年)

 (7)《深圳市安全管理条例》(深圳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一○五号,2009 年)

 (8)《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指南》(应急办函〔2009〕62 号)

 (9)《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AQ/T 9007-2011)

  — 2 — (10)《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AQ/T 9009-2015)

 2 应急演练目的 通过开展应急演练可以达到检验预案、锻炼队伍、磨合机制、宣传教育、完善准备等目的,最终提升应急救援能力,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 应急演练原则 应急演练应遵循科学筹划、符合规定、切合实际、贴近实战、注重实效、确保安全的原则。

 4 演练类型 应急演练按照演练的内容可分为综合演练和单项演练,按照演练形式分为实战演练和桌面演练。

 5 演练准备 5.1 制定演练计划 生产经营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先单项后综合、先桌面后实战”的原则,合理规划应急演练的频次、规模、形式、时间、地点等。(演练计划表参考示例见附件 1)

 演练计划制定要确保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其中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和参与应急预案演练每年不少于一次,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负责人组织和参与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不少于一次。

 5.2 成立演练组织机构 根据演练规模成立演练领导小组、策划保障组、评估组等,具体可根据演练的规模大小,进行适当调整。当演练规模较大,涉及演练任务/场景较多,演练实施程序较复杂时,企业可根据实际需要

  — 3 — 委托具有相关实战演练经验的第三方机构负责演练具体的策划与评估。

 5.2 2. .1 1

 领导小组

 演练领导小组组长(演练总指挥)一般由演练组织单位负责人担任,负责统筹、协调演练准备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演练各环节重要事项作出部署。领导小组副组长(演练副总指挥)一般由演练组织单位分管负责人担任,配合领导小组组长完成演练实施工作。成员一般由各参演小组相关负责人担任,根据相应职责组织小组成员完成演练相关任务。

 5.2 2. .2 2

 策划保障组

 策划保障组组长(导演)由实战演练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负责演练方案及安全保障措施审定、情景设计、情景推送等相关工作,对演练实施全过程进行把控。根据演练需要,可以设立策划导调组、情景模拟组、信息采集组、安全保障组等(也可与第三方具有相关实战演练经验的人员共同组建策划组),分别负责演练方案文件制定、情景推送、情景模拟、信息采集、安全保障等相关工作,配合导演完成演练任务。

 5.2 2. .3 3

 评估组

 评估组组长由具有一定的实战经验,熟悉演练程序和现场处置的人员担任,负责演练全过程的评估工作。评估组可由上级部门、演练组织单位或第三方机构组织具有应急救援经验的安全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负责对演练准备、组织与实施等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地跟踪评估,在演练结束后,及时向演练单位或演练领导小组及其他相关工作组提出评估意见、建议,并撰写演练评估报告。

  — 4 — 5.3 演练情景设计 根据演练目的、类型、规模、相关预案内容、风险评估资料、相关事故案例等内容,结合实际模拟场景和演练考核内容,按照事件发展链,合理分层级设计演练情景。

 根据模拟事态发展的不同环节和处置情况编制演练情景清单,将相关参演单位的相应职责、各个情景拟检验单位/人员的相关任务融入到整体情景进程中,并对每一个情景进行简要说明(主要包括事件类别、发生的时间地点、受影响范围、已造成的损失、气象及其他环境条件等)。

 5.4 风险分析 演练实施前,演练策划单位要组织对选定的模拟场地、实施场地及周边环境展开实地考察,重点识别演练过程中参演人员和社会群众可能触及的相关区域存在的风险,分析演练各环节参演人员偏离演练预定要求、影响演练顺利开展的相关动作,对演练实施全过程进行风险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确保演练实施工作安全有序开展。

 5.5 编制演练文件 5.5 5 .1

 演练工作方案

 演练工作方案编制的主要目的是为演练的准备、实施等过程控制提供指导,主要内容包括演练目的、演练类型、参演人员、组织架构与职责(包括策划团队和参演单位/人员)、相关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等相关内容。(演练工作方案参考示例见附件 2)

 5.5 5. .2 2

 演练脚本

 演练脚本编制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各参演人员熟悉演练实施各个环节的任务及应对措施,主要内容包括演练实施时间、实施各阶段

  — 5 — 解说词、执行人员任务、规范化动作和应答要点。(演练实施脚本参考示例见附件 3)

 当参演人员对演练流程比较熟悉,可采取不预先通知时间地点、不预先告知演练具体内容的“双盲”演练,但需要根据演练的规模大小,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并在演练实施前进行必要的培训,确保演练安全。

 5.5 5. .3 3

 演练评估方案

 演练评估方案编制的主要目的是用以指导演练评估人员对演练实施过程进行评估,主要内容包括演练概述、实施目的、评估方式、评估人员职责与分工等相关内容。

 5.5 5. .4 4

 其他方案文件

 为确保演练安全顺利的开展,根据演练实际需要制定的其他保障方案,如导调控制及安全保障方案、通信保障方案等。

 5.6 动员与培训 演练实施前需要组织参演人员、演练控制人员及评估人员开展动员与培训,确保相关人员熟悉其承担的职责、演练相关注意事项、实施主要程序等相关内容。

 5.6 6. .1 1

 参演人员培训

 根据演练内容,组织各参演单位和参演人员进行演练程序培训,可以通过编制应急处置卡、模拟推演、问题分析等方式,使各参演人员熟悉应急演练程序及承担的任务,并对演练实施各环节注意事项(演练涉及范围、演练存在的风险、不同参演人员的标识、情景传递方式、终止演练的程序及信号等)进行重点说明,并在培训结束后,各参演小组/人员进行强化练习。

  — 6 — 5.6 6. .2 2

 演练控制 人员培训

 演练控制人员的培训主要内容包括演练情景内容、情景推送方式、参演人员的预期动作、演练各环节可能出现的影响演练正常进行的异常情况及对应的控制措施等相关控制要点。演练实施前,需要组织演练相关控制人员熟悉演练现场及周边环境。

 5.6 6. .3 3

 演练评估人员培训

 演练评估人员的培训主要内容包括演练规模范围、演练情景内容、演练评估工具使用、演练拟定考核项目、各评估人员的任务分工等。演练实施前,需要组织相关评估人员熟悉演练现场及周边环境。

 5.7 演练工作保障 5.7 7 .1

 保障工作准备

 (1)安全保障 根据制定的安全保障方案,现场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防护口罩、防护服、灭火器等)、必要的急救药品(速效救心丸、防暑药、跌打损伤类药物等)和装备(担架、自动体外除颤仪等),由专人负责现场安全保障,对演练的全过程观察,当出现真实突发事件时,及时将情况反馈给演练领导小组,组织实施救援,必要时可申请中止演练,确保演练相关人员的安全。

 (2)场地保障 根据演练情景设计、演练规模,选择合适演练场地,并进行适当场景布置。在演练相应区域可悬挂演练安全告示、宣传横幅等演练相关宣传内容,并与周边单位、公众进行必要的沟通,避免对周边单位、公众工作和生活带来影响。

 (3)通信保障

  — 7 — 根据演练需要,采用多种通信手段(固定电话、对讲机、扩音喇叭、微信/qq 等通信 app、视频导播平台、布控球等),确保演练通信通畅。注意在防爆区域使用防爆通信设备。

 (4)其他保障 根据演练需要做好演练物资、车辆及经费等相关保障。

 5.7 7 .2

 演练 保障 工作 核实

 演练前要确认演练场地周边相关安全措施已落实到位,导调策划团队、情景模拟团队、评估专家组等准备就绪。

 演练相关工作负责人汇报各自的准备情况,由导演向领导小组组长申请启动应急演练,导演负责把控演练进程。

 当开展生产安全事故“双盲”应急演练时,可在相关保障工作准备就绪,参演人员掌握演练响应程序,具备一定的应急技能,接受必要安全培训的前提下,临时启动应急演练。

 6 演练实施 6.1 演练规则 (1)演练实施前,要对参演人员、演练控制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如开展生产安全事故“双盲”应急演练,相关参演单位/人员不得预先集结队伍、资源,应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临机启动,但要做好充分的保障措施。

 (2)明确本次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切勿将事故模拟情景错当成真,需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条件下实施演练,情景模拟采用安全道具。

 (3)各参演单位/人员必须按照现场推送的情景,依次做出响应动作。演练全过程要听从领导小组、导演的安排。

 (4)演练实施过程出现影响演练正常进行或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 8 — 时,各参演单位/人员、...

篇六: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

项目评估内容 是否符合 不符合及原因1.1 演练单位能够根据监测监控系统数据变化状况、事故险情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或有关部门提供的预警信息进行预警;1.2 演练单位有明确的预警条件、方式和方法;1.3 对有关部门提供的信息、现场人员发现险情或隐患进行及时预警;1.4 预警方式、方法和预警结果在演练中表现有效;1.5 演练单位内部信息通报系统能够及时投入使用,能够及时向有关部门和人员报告事故信息;1.6 演练中事故信息报告程序规范,符合应急预案要求;1.7 在规定时间内能够完成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报告事故信息程序,并持续更新;1.8 能够快速向本单位以外的有关部门或单位、周边群众通报事故信息。2.1 演练单位能够依据应急预案快速确定事故的严重程度及等级;2.2 演练单位能够根据事故级别,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采用有效的工作程序,警告、通知和动员相应范围内人员;2.3 演练单位能够通过总指挥或总指挥授权人员及时启动应急响应;2.4 演练单位应急响应迅速,动员效果较好;2.5 演练单位能够适应事先不通知突袭抽查式的应急演练;2.6 非工作时间以及至少有一名单位主要领导不在应急岗位的情况下能够完成本单位的紧急动员。3.1 演练单位在接到事故报告后,能够及时开展事故早期评估,获取事件的准确信息;3.2 演练单位及相关单位能够持续跟踪、监测事故全过程;3.3 事故监测人员能够科学评估其潜在危害性;3.4 能够及时报告事态评估信息。4.1 现场指挥部能够及时成立,并确保其安全高效运转;4.2 指挥人员能够指挥和控制其职责范围内所有的参与单位及部门、救援队伍和救援人员的应急响应行动;4.3 应急指挥人员表现出较强指挥协调能力,能够对救援工作全局有效掌控;4.4 指挥部各位成员能够在较短或规定时间内到位,分工明确并各负其责;实战演练实施情况评估表1. 预警与信息报告2. 紧急动员3. 事故监测与研判

 4.5 现场指挥部能够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事故应急处置措施或制定切实可行的现场处置案并报总指挥部批准;4.6 指挥部重要岗位有后备人选,并能够根据演练活动的进行合理轮换;4.7 现场指挥部制定的救援方案科学可行,调集了足够的应急救援资源和装备(包括专业救援人员和相关装备);4.8 现场指挥部与当地政府或本单位指挥中心信息畅通,并实现信息持续更新和共享;4.9 应急指挥决策程序科学,内容有预见性、科学可行;4.10 指挥部能够对事故现场有效传达指令,进行有效管控;4.11 应急指挥中心能够及时启用,各项功能正常、满足使用。5.1 参演人员能够按照处置方案规定或在指定的时间内迅速达到现场开展救援;5.2 参演人员能够对事故先期状况做出正确判断,采取的先期处置措施科学、合理,处置结果有效;5.3 现场参演人员职责清晰、分工合理;5.4 应急处置程序正确、规范,处置措施执行到位;5.5 参演人员之间有效联络,沟通顺畅有效,并能够有序配合,协同救援;5.6 事故现场处置过程中,参演人员能够对现场实施持续安全监测或监控;5.7 事故处置过程中采取了措施防止次生或衍生事故发生;5.8 针对事故现场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救援人员安全。6.1 根据事态评估结果,能够识别和确定应急行动所需的各类资源,同时根据需要联系资源供应方;6.2 参演人员能够快速、科学使用外部提供的应急资源并投入应急救援行动;6.3 应急设施、设备、器材等数量和性能能够满足现场应急需要;6.4 应急资源的管理和使用规范有序,不存在浪费情况。7.1 通信网络系统正常运转,通讯能力能够满足应急响应的需求;7.2 应急队伍能够建立多途径的通信系统,确保通讯畅通;7.3 有专职人员负责通讯设备的管理;7.4 应急通信效果良好,演练各方通信信息顺畅。8.1 明确事故信息发布部门、发布原则,事故信息能够由现场指挥部及时准确向新闻媒体通报;4. 指挥和协调5.事故处置6.应急资源管理7. 应急通信

 8.2 指定了专门负责公共关系的人员,主动协调媒体关系;8.3 能够主动就事故情况在内部进行告知,并及时通知相关方(股东/家属/周边居民等);8.4 能够对事件舆情持续监测和研判,并对涉及的公共信息妥善处置。9.1 演练单位能够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协调有关方面确保各方人员安全;9.2 应急救援人员配备适当的个体防护装备,或采取了必要自我安全防护措施;9.3 有受到或可能受到事故波及或影响的人员的安全保护方案;9.4 针对事件影响范围内的特殊人群,能够采取适当方式发出警告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10.1 关键应急场所的人员进出通道受到有效管制;10.2 合理设置了交通管制点,划定管制区域;10.3 各种警戒与管制标志、标识设置明显,警戒措施完善;10.4 有效控制出入口,清除道路上的障碍物,保证道路畅通。11.1 应急响应人员对受伤害人员采取有效先期急救,急救药品、器材配备有效;11.2 及时与场外医疗救护资源建立联系求得支援,确保伤员及时得到救治;11.3 现场医疗人员能够对伤病人员伤情作出正确诊断,并按照既定的医疗程序对伤病人员进行处置;11.4 现场急救车辆能够及时准确地将伤员送往医院,并带齐伤员有关资料。12.2 事故现场产生的污染物或有毒有害物质能够及时、有效处置,并确保没有造成二次污染或危害;12.3 能够有效安置疏散人员,清点人数,划定安全区域并提供基本生活等后勤保障;12.4 现场保障条件满足事故处置、控制和恢复的基本需要。13.1 演练情景设计合理,满足演练要求;13.2 演练达到了预期目标;13.3 参演的组成机构或人员职责能够与应急预案相符合;13.4 参演人员能够按时就位、正确并熟练使用应急器材;8 信息公开9. 人员保护10. 警戒与管制11. 医疗救护12.现场控制及恢复13. 其他12.1 针对事故可能造成的人员安全健康与环境、设备与设施方面的潜在危害,以及为降低事故影响而制定的技术对策和措施有效;

 13.5 参演人员能够以认真态度融入到整体演练活动中,并及时、有效地完成演练中应承担的角色工作内容;13.6 应急响应的解除程序符合实际并与应急预案中规定的内容相一致;13.7 应急预案得到了充分验证和检验,并发现了不足之处;13.8 参演人员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检验和锻炼。评估人:

 日期:13. 其他

篇七: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

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红沿河项目部

 一 总则二 演练评估准备三 演练评估实施四 演练评估总结目 录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评估目的•评估原则•评估程序•构成•职责

 评估目的通过评估发现应急预案、应急组织、应急人员、应急机制、应急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或不足,提 出改进意见或建议,并总结演练中好的做法和主要优点等.总 则评估原则评估程序.评估准备、评估实施和评估总结实事求是、科学考评、依法依规、以评促改

 评估组由应急管理方面专家和相关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或相关方代表组成,规模较大、演练情景和参 演人员较多或实施程序复杂的演练,可设多级评估,并确定总体负责人及各小组负责人。构成总 则负责对演练准备、组织与实施等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地跟踪评估。演练结束后,及时向演练单位或 演练领导小组及其他相关专业工作组提出评估意见、建议,并撰写演练评估报告。职 责总 则

 第二章 演练评估准备•成立评估机构和确定评估人员•演练评估需求分析•演练评估资料的收集•选择评估方式和方法•编写评估方案和评估标准•培训评估人员•准备评估材料、器材

 成立评估机构和确定评估人员按照要求成立演练评估组和确定评估人员,评估人员应有明显标识→ 演练评估准备演练评估需求分析演练评估资料的收集依据要求,收集演练评估所需要的相关资料和文件。制定演练评估方案之前,应确定评估工作目的、内容和程序

 → 选择评估方式和方法演练评估主要是通过对演练活动或参演人员的表现进行的观察、提问、听对方陈述、检查、比对、 验证、实测而获取客观证据,比较演练实际效果与目标之间的差异,总结演练中好的做法,查找存在的问题演练评估应以演练目标为基础,每项演练目标都要设计合理的评估项目方法、标准。根据演练目标 的不同,可以用选择项(如:是/否判断,多项选择)、评分(如:0-缺项、1-较差、3-一般、5-优秀)、 定量测量(如:响应时间、被困人数、获救人数)等方法进行评估。。

 编写评估方案内容通常包括 概述:演练模拟的事故名称、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事故过程的情景描述、主要应急行动等; 目的阐述演练评估的主要目的→ 编写评估方案和评估标准 目的:阐述演练评估的主要目的; 内容:演练准备和实施情况的评估内容; 信息获取:主要说明如何获取演练评估所需的各种信息; 工作组织实施:演练评估工作的组织实施过程和具体工作安排; 附件:演练评估所需相关表格等。

 →

 制定评估标准演练评估组召集有关方面和人员,根据演练总体目标和各参演机构的目标,以及具体演练情景事件演练流程和保障方案件、 演练流程和保障方案,明确演练评估内容及要求。演练评估参照本标准附录A、B事先制定好演练评估 表格,包括演练目标、评估方法、评估标准和相关记录项等。

 演练评估人员应听取演练组织或策划人员介绍演练方案以及组织和实施流程,并可进行交互式讨 论,进一步明晰演练流程和内容。同时,评估组内部应围绕以下内容那个开展内部专题培训:→

 培训评估人员a)

 演练组织和实施的相关文件;b)

 演练评估方案;c)

 演练单位的应急预案和相关管理文件;d)

 熟悉演练场地,了解有关参演部门和人员的基本情况、相关演练设施,掌握相关技术处置标准 和方法;e)

 其他有关内容。。

 根据演练需要,准备评估工作所需的相关材料、器材,主要包括演练评估方案→

 准备评估材料、器材文本、评估表格、记录表、文具、通信设备、计时设备、摄像或录音设备、计算机或相关评估软件等。

 第三章 演练评估实施评估人员就位•评估人员就位•观察记录和收集数据、信息和资料•演练评估

 → 演练评估实施① 评估人员就位② 观察记录和收集数据、信息和资料演练开始后,演练评估人员通过观察、记录和收集演练信息和相关数据 根据演练评估方案安排,评估人员提前就位,做好演练评估准备工作、信息和资料,观察演练实 施及进展、参演人员表现等情况,及时记录演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不影响演练进程的情况下,评估人员可进行现场提问并做好记录③ 演练评估 根据演练现场观察和记录,依据制定的评估表,逐项对演练内容进行评估,及时记录评估结果

 第四章 演练评估总结•演练点评•参演人员自评•评估组评估•整改落实•编制演练评估报告

 ① 演练点评演练结束后,可选派有关代表(演练组织人员、参演人员、评估人员或相关方人员)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及取得的成效进行现场点评。→ 演练评估总结是什么阻碍了我们的职业发展,让我们产生了上述通病?② 参演人员自评演练结束后,演练单位应组织各参演小组或参演人员进行自评,总结演练中的优点和不足,介绍演练收获及体会。演练评估人员应参加参演人员自评会并做好记录

 参演人员自评结束后,演练评估组负责人应组织召开专题评估工③ 评估组评估→ 演练评估总结作会议,综合评估意见。评估人员应根据演练情况和演练评估记录发表建议并交换意见,分析相关信息资料,明确存在问题并提出整改要求和措施等。

 演练现场评估工作结束后,评估组针对收集的各种信息资料,依据评估标准和→ 演练评估总结演练评估报告编写要求收集的各种信息资料,依据评估标准和相关文件资料对演练活动全过程进行科学分析和客观评价,并撰写演练评估报告,评估报告应向所有参演人员公示。

  演练基本情况:演练的组织及承办单位、演练形式、演练模拟的事故名称、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事故过程的情景描述、主要应急行动等;报告主要内容→ 演练评估总结 演练情况分析:依据演练评估表格的评估结果,从演练的准备及组织实施情况、参演人员表 现等方面具体分析好的做法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演练目标的实现、演练成本效益分析等; 演练评估过程:演练评估工作的组织实施过程和主要工作安排;

  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对演练评估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的意见和建议; 评估结论:对演练组织实施情况的综合评价→ 演练评估总结报告主要内容,并给出优(无差错地完成了所有应急演练内容)、 良(达到了预期的演练目标,差错较少)、中(存在明显缺陷,但没有影响实现预期的演练目标)、差(出现了重大错误,演练预期目标受到严重影响,演练被迫中止,造成应急行动延误或资源浪费)等评 估结论。

 演练组织单位应根据评估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制定整改计划,明确整改目标,制整改落实→ 演练评估总结定整改措施, 并跟踪督促整改落实,直到问题解决为止。同时,总结分析存在问题和不足的原因。

篇八: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

S 13. 200 C 78DB11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DB11/T 1583—2018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实施与评估细则Detailed rules for emergency exercises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ofwork place accident2018- 12- 17 发布 2019-07-01 实施北 京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 布

 DB11/T 1583—2018刖 言本标准按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北京市应急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北京市应急管理局组织实施。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关磊、史伟静、郝山山、许学瑞、李进。I

 DB11/T 1583—2018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实施与评估细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实施与应急演练评估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生产经营单位针对生产安全事故所开展的应急演练和评估。机关事业单位开展应急演 练实施及评估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AQ/T 9 0 0 7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 AQ/T 9 0 0 9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3 应急演练实施 3 . 1 总体要求3 . 1 . 1 应急演练按照演练内容分为综合演练和单项演练,按照演练形式分为现场演练和桌面演练,不 同形式的演练可相互组合。3 . 1 . 2 应急演练主要内容应符合AQ/T 9007要求。3 . 2 应急演练准备 3 . 2 . 1 组织机构3.2.1.1 成立应急演练演练组织机构应急演练应根据演练内容、形式及规模成立演练领导小组,可下设策划组、执行组、保障组、宣传 组、评估组等专业工作组。3.2.1.2 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应符合以下要求:一一成立以演练组织部门或其上级部门的负责人为组长,演练组织部门或主要协办部门负责人为副 组长,各演练参与部门相关负责人为其他成员的领导小组。在演练实施阶段,组长、副组长分 别担任演练总指挥、副总指挥;一一负责审定工作方案、工作经费、评估总结以及其他需要决定的重要事项等。3.2.1.3 策划组策划组应符合以下要求:一一负责编制工作方案、脚本、安全保障方案或应急预案、宣传报道材料、工作总结和改进计划等;1

 一一策划组人员应具有一定的演练组织经验和突发情况应急处置经验。3.2.1.4 执行组执行组应符合以下要求:一一负责演练活动筹备及实施过程中与相关单位、工作组的联络和协调、事故情景布置、参演人员 调度和演练进程控制等;一一执行组由演练组织部门及参与部门有一定组织演练经验人员组成,也可从策划组抽调或兼职。DB11/T 1583—20183.2.1.5 保障组保障组应符合以下要求:一一负责演练后勤服务保障、活动工作经费、维持演练现场秩序、保障人员生活和现场安全保卫;一一保障组宜由后勤、财务、安保等部门人员组成。3.2.1.6 宣传组可根据演练需要,设置宣传组。宣传组应符合以下要求:一一负责编制演练宣传方案,向社会、本单位内部发布演练公告、整理演练信息、组织新闻媒体和 开展新闻发布等;一一宣传组可由宣传部门的人员组成。3.2.1.7 评估组评估组应符合以下要求:一一负责审定演练安全保障方案或应急预案,编制演练评估方案并实施,进行演练现场点评和总结 评估,撰写演练评估报告;一一评估组应由应急管理方面专家、相关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或相关方代表组成,规模较大、演练情 景和参演人员较多或实施程序复杂的演练,可设多级评估,并确定总体负责人及各小组负责人。3 . 2 . 2 应急演练文件3.2.2.1 应急演练工作方案3.2.2. 1. 1 应急演练前应编制应急演练工作方案。对综合性较强、风险较大的应急演练方案应进行评申。王要内谷包括:一一应急演练目的及要求;一一应急演练事故情景设计;一一应急演练规模及时间;一一演练场地及道具;一一参演单位和人员主要任务及职责;一一应急演练筹备工作内容;一一应急演练主要步骤;一一应急演练技术支撑及保障条件;一一应急演练评估与总结。3.2.2.1.2工作方案中的演练情景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一一应符合演练单位实际情况,且有助于实现演练目标和提高参演人员应急能力;一一应考虑演练现场及可能对周边社会秩序造成的影响;2

 DB11/T 1583—2018一一应包括情景概要、事件后果、背景信息、演化过程等要素;一一各事件之间的演化衔接关系科学、合理,各事件有确定的发生与持续时间;一一应确定各参演单位和角色在各场景中的期望行动以及期望行动之间的衔接关系;一一应确定所需输入的信息及其输入形式。3.2.2.2 应急演练保障方案3.2.2.2.1演练保障方案应首先全面识别演练过程中的风险,在危险环境中实地演练需要制定有效措 施保障现场人员安全,应安排专人负责人员疏散转移过程中的引导与组织,并进行演练。3.2.2.2.2演练保障方案应包括应急演练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应急处置措施及责任部门,应急演练意 外情况中止条件与程序,现场平面布置与逃生路线,现场秩序维护等内容。3.2.2.3 应急演练观摩手册根据应急演练规模和观摩需要,可编制演练观摩手册。应急演练观摩手册通常包括应急演练时间、 地点、参演单位、情景描述、主要环节及演练内容、安全注意事项等。3 . 2 . 3 应急演练工作保障3.2.3. 1 物资和器材要求根据应急演练方案需要,策划组应明确各参演单位所准备的演练物资和器材等。物资和器材还应符 合以下要求:一一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场所开展应急演练时,采用的抢险工具、演练设备、物资等应能满足场 所和演练情景设定的防护要求;一一如需要使用各类飞行器应符合空中管制部门的要求。3.2.3.2 场地要求桌面演练宜选择会议室或应急指挥中心进行;现场演练选择与模拟事故现场或演练场景相似的地3.2.3.3 安全要求应急演练活动安全保障应根据应急演练形式、规模和场地,准备到位的需要,符合以下要求:一一制定必要的应急预案或采取有效安全防护措施,配发个体防护用品,确保参演、观摩等人员以 及生产运行系统安全;一一演练现场要有必要的安保措施,必要时对应急演练现场进行封闭或管制;一一应急演练出现意外情况时,演练总指挥或演练副总指挥可提前终止演练,并展开救援。3.2.3.4 通信要求根据应急演练方案要求,可采用多种公用或专用通信系统,必要时可配备备用通信手段。现场通讯 设备的使用应符合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管制的相关规定,需要申请的应审批通过后方可使用。3 . 3 应急演练执行3 . 3 . 1 熟悉演练任务和角色3

 DB11/T 1583—2018应急演练前,演练组织单位或策划人员应组织召开演练协调会,布置演练任务,组织各参演单位和 参演人员熟悉各自参演任务和角色,并按照演练方案要求组织开展相应的演练准备工作,必要时可根据 演练脚本,针对各参演单位分别编制演练分方案。3 . 3 . 2 组织预演在综合应急演练前,还应符合以下要求:一一演练组织单位或策划人员应按照应急演练方案或脚本组织桌面演练或合成预演,熟悉演练实施 过程的各个环节;一一根据预演效果及演练复杂程度确定预演频次,重点参演单位或部门可单独组织演练所承担的演 练任务。3 . 3 . 3 安全检查确认应急演练所需的工具、设备、设施、技术资料以及参演、观摩人员到位。对应急演练安全保障 方案以及设备、设施进行检查确认,确保安全保障方案可行,所有设备、设施完好。应注意易燃易爆场 所人员、车辆及设备的火种控制。3 . 3 . 4 应急演练指挥与行动应急演练指挥与行动应符合以下要求:一一应急演练总指挥负责演练实施全过程的指挥控制;一一现场指挥部指挥各参演队伍和执行人员按照演练方案要求开展对模拟演练事件的应急处置行 动,完成各项演练活动;一一各类成员应充分掌握演练方案,按总策划的要求,熟练发布调度信息,协调参演人员完成各项 演练任务;一一对未参加应急演练的单位或人员,应由替补人员模拟其行动,并做出信息反馈;一一策划、参演、保障人员等宜穿着统一颜色服装或佩戴袖标等标示物。3 . 3 . 5 应急演练过程控制3.3.5.1桌面演练过程控制桌面演练由策划组按照演练工作方案发出控制消息,参演人员接收到事件信息后,通过角色扮演或 模拟操作,完成应急处置活动。3.3.5.2现场演练过程控制现场演练,要通过传递控制消息来控制演练进程。策划组按照演练方案发出控制消息,策划组成员 向参演人员传递控制消息。参演人员接收到信息后,按照发生真实事件时的应急处置程序,或根据应急 行动方案,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行动。3 . 3 . 6 应急演练解说应急演练实施过程中,应急演练组织部门可安排专人对演练过程进行解说。解说内容应包括应急演 练背景描述和进程讲解。对于有演练脚本的应急演练,可按照脚本中的解说词进行讲解。3 . 3 . 7 评估准备和演练记录4

 DB11/T 1583—2018应急演练评估人员根据演练事故情景设计以及具体分工,在应急演练现场实施过程中展开演练评估 工作,并对应急演练实施进行文字记录。3 . 3 . 8 演练宣传应急演练宣传组按照演练宣传方案开展信息采集、媒体组织、广播电视节目现场采编和播报等工作, 扩大演练的宣传教育效果,提高员工、公众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等灾害应对能力。对涉密应急演练 要做好保密工作。3 . 3 . 9 应急演练结束3.3.9.1应急演练总指挥宣布演练结束,参演人员按预定方案集中进行现场讲评或者有序疏散。

 3.3.9.2应急演练实施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演练总指挥可决定中止演练:一一出现真实突发情况,需要参演人员参与应急处置时,要终止演练,使参演人员迅速回归其工 作岗位,履行应急处置职责;一一出现特殊或意外情况,短时间内不能妥善处理或解决时,可提前终止演练。4 应急演练评估4 . 1 应急演练评估准备 4 . 1 . 1 评估人员评估人员负责对应急演练准备、组织与实施等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地跟踪评估。应急演练结束后, 及时向演练单位或演练领导小组及其他相关专业工作组提出评估意见、建议,并撰写应急演练评估报告。4 . 1 . 2 应急演练评估需求分析制定应急演练评估方案之前,应确定评估工作目的、内容和程序。4 . 1 . 3 应急演练评估资料可从以下方面收集应急演练评估所需要的相关资料和文件:一一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及有关规定和要求;一一应急演练活动所涉及的相关应急预案和演练文件;一一应急演练单位的操作规程或管理制度;一一相关事故应急救援典型案例资料;一一其他相关材料。4 . 1 . 4 评估方式应急演练评估主要是通过对演练活动或参演人员的表现进行的观察、提问、听对方陈述、检查、比 对、验证、实测而获取客观证据,比较演练实际效果与目标之间的差异,总结演练中好的做法,查找存 在的问题。4 . 1 . 5 评估方案和评估标准 4.1.5.1 评估方案评估方案应针对演练全过程编制,具体内容应包括:5

 一一概述:应急演练模拟的事故名称、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事故过程的情景描述、主要应急行动 等;一一目的:阐述演练评估的主要目的;一一内容:应急演练准备和实施情况的评估内容;一一信息获取:主要说明如何获取演练评估所需的各种信息;一一工作组织实施:应急演练评估工作的组织实施过程和具体工作安排;— 附件:应急演练评估所需相关表格等。4.1.5.2 评估方法4.1.5.2. 1 应急演练评估组应依照本标准附录A 、附录B 对应急演练的准备和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具 体评估方法参照AQ/T 9009执行 。4.1.5.2.2评估人员应根据应急演练实际情况对照附录评估表进行打分,汇总后取平均得到演练评估 总分。对现场演练进行评估时,评估人员应依照附录A 对现场演练的准备和实施情况分别打分,得到 准备情况评估总分Si和实施情况评估总分S2, , 现场演练评估总分S 应依照式( (1) ) 计算;对桌面演练进 行评估时,评估人员应依照附录B 逐项打分得到演练评估总分S 。DB11/T 1583—2018S = Si

 x 0.3 + S2

 x 0.7 ................. (1)式中:S 一一现场演练评估总分;51— 一准备情况评估总分;52— 一实施情况评估总分。4 . 1 . 6 培训评估人员评估组内部应围绕以下内容开展内部专题培训:一一应急演练组织和实施的相关文件;一一应急演练评估方案;一一应急演练单位的应急预案和相关管理文件;一一熟悉应急演练场地,了解有关参演部门、机构和人员的基本情况、相关演练设施,掌握相关 技术处置标准和方法;一一准备评估材料、器材;一一其他有关内容。4 . 2 应急演练评估实施4 . 2 . 1 根据应急演练评估方案安排,评估人员提前就位,做好演练评估准备工作,评估人员应有明显 标识。4 . 2 . 2 应急演练开始后,演练评估人员通过观察、记录和收集演练信息和相关数据、资料,观察演练 实施及进展、参演人员表现等情况,及时记录演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不影响演练进程的情况下,评 估人员可进行现场提问并做好记录。4 . 2 . 3 根据应急演练现场观察和记录,依据制定的评估表,逐项对应急演练内容进行评估,及时记录 评估结果。4 . 3 应急演练评估总结6

 4 . 3 . 1 应急演练点评DB11/T 1583—2018应急演练结束后,可选派有关代表(演练组织人员、参演人员、评估人员或相关方人员)对演练中 发现的问题及取得的成效进行现场点评。4 . 3 . 2 参演人员自评应急演练结束后,演练单位应组织各参演小组或参演人员进行自评,总结演练中的优点和不足,介 绍演练收获及体会。演练评估人员应参加参演人员自评会并做好记录。4 . 3 . 3 评估组评估参演人员自评结束后,演练评估组负责人应组织召开专题评估工作会议,综合评估意...


推荐访问: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 演练 应急 评估

热门排行

简述党的百年奋斗历程13篇

简述党的百年奋斗历程13篇简述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篇1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无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党。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经过波澜壮阔的伟大斗争,中国人民彻底

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会议记录范文14篇

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会议记录范文14篇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会议记录范文篇1一、学好四项理论知识1、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作为一名党员,要时刻了解党的

2024年度小学生新闻摘抄10条近期时事热点事件6篇(2024年)

小学生新闻摘抄10条近期时事热点事件每年11月份为消防安全月,根据学校保卫处的安排,2021年11月23日下午2点,商学院全体教职工举行了一次火灾逃生疏散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心得体会5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心得体会5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心得体会篇1近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全会明确提出到我们党在成立100

总体国家安全观论文5篇

总体国家安全观论文5篇总体国家安全观论文篇1观看2021年央视专题宣传片《护航之道——总体国家安全观纵横》,使人受益匪浅,我知道了很多国家安全有关的知识。 

个人特长爱好简短简短的个人特长7篇

个人特长爱好简短简短的个人特长1、电脑应用熟练,熟练操作Word,Excel,,Outlook,ERP等各种办公软件;2、勤奋上进好学,工作细心,条理清晰,

维护国家安全论文13篇

维护国家安全论文13篇维护国家安全论文篇1维护国家安全是看不见硝烟的现代战争,这个战场比以往的战场更隐蔽、更复杂、更广阔,需要我们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传

联系群众不够紧密的整改措施4篇

联系群众不够紧密的整改措施4篇联系群众不够紧密的整改措施 沙梨中心小学党的群众路线联系群众不够整改方案 根据我支部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

五一节前廉政提醒谈话内容8篇

五一节前廉政提醒谈话内容8篇五一节前廉政提醒谈话内容 在“五一”节前警示教育大会暨2022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签订工作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4年党员民主评议表9篇【完整版】

党员民主评议表一、思想上、工作中的提高:1、在思想上,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各种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努力把改造客观世界同改造主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