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朗格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议7篇

| 来源:网友投稿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议7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议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材料 范文【七篇】 第一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材料 伟大祖国的56个兄弟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议7篇,供大家参考。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议7篇

篇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议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材料

 范文 【 七 篇】

  第 一 篇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材料

 伟大祖国的 56 个兄弟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共同开拓祖国的大好山河,创造辉煌的中华文化,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在我国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不仅拥有美丽如画的自然风光,还拥有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物产丰富、珍贵的动植物资源、水力资源、矿产资源等。

  我国南方气候温和,少数民族服饰多种多样。男人一般穿领子上衣和裤子。女性穿着轻盈,各有特色。例如傣族丝绸裙、景相族毛织花裙、苗族、布依族和一些壮族女性褶裙、彝族多层褶裙、黎族姐妹绣花裙等。

  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地理、气候条件不同,经济、生活方式也不同,他们的住房结构各有特点。在湿润多雨的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一般住在干式大楼里。这座大楼分为上下两层,使用的材料以竹木为主。大楼的上层用于养家禽和家畜,放置农具和垃圾。有些民族甚至完全用竹子做材料,建造独特的小竹楼。一栋造型独特的小竹楼,藏在青翠的竹子和香蕉里,柚子树织成绿色的窗帘,与自然融为一体,美丽!

 

 根据少数民族的不同,米的吃法也不同。南方傣族、钱族、黎族等少数民族,喜欢将大米放入竹筒进行火上烧烤,使大米具有竹子清香。壮族、布依族大众喜欢吃五色糯米饭和糯米糕。朝鲜人习惯用糯米做糯米糕吃。新疆的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民族,经常加入米、羊肉、胡萝卜、洋葱、葡萄干、木瓜等,炒成好吃的什么锦饭,炖的饭用洗净的手抓住,所以也被称为抓饭。

  春暖花开或秋收季节,壮族人喜欢举行扔绣球的活动。抛弃刺绣是壮族男女表达感情的方法。青年们在草坪和空地上竖起高 10 米的木棒,在顶部钉上木板,木板中心有圆孔。男女各为一队,以抛出的绣球穿过板上的圆孔为胜。也有在会场中间设置歌坛,绣球不能抛弃棚子,也不能接受对方抛弃的绣球,所以被罚款唱歌很有趣。

  少数民族也有火把节、泼水节、那达慕大会、开斋节、洛萨节等多种传统节日。其中泼水节是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 4 月中旬举行,时间为3-5 天。节日期间,人们穿着盛装,互相泼水祝福,还举行了划龙舟等活动。晚上灯火通明,人们点着花灯,放着烟花,欢呼歌舞,充满了喜庆的气氛。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人啊!

 第 二 篇: : 铸牢中华民 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材料

 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是丰富党员政治生活关键之举,通过此次专题研讨活动,让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我更加深刻体会到“筑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的重要性,我会把学习到的有关内容结合到平日的工作当中,武装头脑,认真工作,并全力的带动身边同事家人朋友们共建美好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青少年教育、社会教育,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的发展情况,在党中央的坚强有力领导下,各族人民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强、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林业。改革开放 40 多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林区的文化教育事业迈上了快车道,职工的生活越加丰富,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到职工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从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到文艺创作成果丰硕。林区文化事业发展成就巨大,多层面满足了职工的精神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文化认同,就要把牢正确的方

 向,创新方式方法;要增强各族人民的文化自豪感,将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融入对整个中华文化热爱之中,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就是长远之策、固本之举。

  “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一样紧抱在一起”做好一名党员的工作,增进文化认同,各族人民就能抱得更紧,更能凝心聚力,进而激发出更深沉而持久的爱国之情,共创繁荣而灿烂的中华文化,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此过程中的强化也必将提升中华文化的魅力,增进中华民族的大团结,让我们在复兴路上走的更自信而坚实。

 第 三 篇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材料

 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政治基础,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祖国分裂、民族冲突是各族人民之祸,加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三心合一心,黄土变成金”。

  团结是力量,团结是财富,团结是生产力,团结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基础。“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使数万同胞遇难、数百万人痛失家园,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蒙受巨大损失。地震天不塌,大灾有大爱。

  地震发生后,全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传播着血浓于水的中华民族骨肉亲情、民族大义、文化大同、

 无疆大爱,全国各族人民充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国主义精神,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改革开放 30 年的伟大成果,是党富民强国大政方针的生动写照,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风雨同舟的强大力量。

  高举维护国家统一、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的旗帜,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爱民族团结,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民族团结,自觉扞卫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扞卫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严厉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坚决粉碎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破坏图谋。

  没有民族的和睦相处,就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就没有国家的繁荣发展;没有国家的繁荣发展,就没有各民族的兴旺昌盛。只有各兄弟民族手挽手、心连心,团结一致,才能众志成城,抵抗自然灾害,应对金融危机,在风云突变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 四 篇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材料

 在我的心底里,隐藏着一个梦,那是一个美好的中国梦,那个梦聚集着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希望!承载着十三亿颗中国心!我愿:五十六个民族永远团结在一起,在中国这个大家庭里,如兄弟姐妹永不分离!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 个民族是一个巨大的团体。

 只要全民族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只要我们 56 个民族紧紧相依,就没有什么艰难险阻不能克服,就没有什么梦想不能实现。历史一再表明,民族团结和睦,国家就繁荣发达;民族内乱分裂,国家就衰败落后。洪涝灾害冲不垮万众一心的中华儿女,地震垮塌压不垮万众一心的中华儿女,狂风怒号也吹不倒万众一心的中华儿女。

  “今天,我们都是汶川人!”六年前,这句话成为全体中国人共同的心声。在玉树大地震后,不分地域,不分民族,中华儿女再次奏响心手相连、众志成城的心曲:“今天,我们都是玉树人!”邻近的西藏,抽调拉萨、林芝、昌都的公安消防官兵,在第一时间分头向玉树挺进。昌都消防官兵成为最早进入灾区一线的外地救援队伍。18 日上午,记者在玉树抗震救灾指挥中心,见到了志愿者赵成才和 29 位战友,组成“老兵联盟”,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玉树。哪里有任务,他们就出现在哪里,记者这几天已在好几个不同的场合见到过这些忙碌的“老兵”。赵成才告诉记者,“老兵联盟”是个典型的多民族组织:成员有汉族、藏族、回族、蒙古族,“在这儿,我们都属于中华民族,我们都是一家人。”

  民族团结一家亲,这个梦想已经不遥远了,它触手可及。我们要共同努力,让五十六个兄弟姐妹的笑声洒满每一个人的心中,洒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洒满华夏大地!让民族之花,开满新疆,开满祖国妈妈的心田!

 第 五 篇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材料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国家,秦朝统一六国以来,设立三公九卿制度管理国家,九卿中的典型客人是专门管理民族事务的地位。历代一直非常重视民族问题。因为民族团结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要问题。从历史来看,国力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时期,不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消除了民族歧视,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制度,各民族无论人口多少,都是平等的,这些都打下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基础。在2019 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深指出:各族人民亲近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实现的根本保证。的确,各民族只有亲近一家,情同手足,合作,团结发展,才能聚集强大的力量,创造民族辉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现在在全面的小康路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路上,一个民族是必不可少的!习近平总书记表示,各民族应该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和睦相处,和谐共济,和谐发展。在抗洪救灾中,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救援中,在战胜消除贫困、抵抗新冠肺炎的流行中,一方面有困难、八方支援,到处展示着中华民族团结的力量。

  心相通,情相融的志相同,力相聚。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历史波澜的起伏中不断发展,是因为各民族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精神依赖,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激发了强大的凝聚

 力和向心力,是因为各民族不断交流、交流、融合、手脚相亲、守望。现在,面对世界百年未有的巨大变化,要站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建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高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期根本加强文化认同。特别是对党中央推进双语教育改革的重大决策,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必须站在政治、全局、战略的高度认识。

  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我们必须做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和教育,为大多数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思维和政治课程,积极引导大多数教师和学生将爱国情、强国志和国家银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保持民族团结,共同促进祖国繁荣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想做出积极贡献。

  第 六 篇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材料

 按照会议安排,下面,我围绕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谈谈个人心得体会,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总书

 记深情回顾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深刻揭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生动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磅礴力量,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要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大意义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文明悠久,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中,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

  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

  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结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生命之依、力量之源。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基础,是促进民族团结的必要条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才能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汇聚起全国各族人

 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要紧紧依靠各族人民的力量。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中华文化之所以如此精彩纷呈、博大精深,就在于它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在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共同熔铸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已深深融进了各族人民的血液和灵魂,成为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要论述,是对党的民族理论作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做好新时代边疆地区民族工作的“纲”和“魂”。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做好工作,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夯实全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维护北疆稳固的思想基础、政治基础,把“模范自治区”这个崇高荣誉珍惜好、维护好、呵护好。

  二、推动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学院认真贯彻落实总书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把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作为学院学习的重大政治任务,深入领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立足

 职能,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多维度、立体化扎实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让“五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思想潜移默化到广大学生的一言一行中,努力做实做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充分发挥学校的自身优势,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到教学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把总...

篇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议

少数民族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意识 存在的 问题 及对策建议思考

  中国共产党及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各民族共同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集体民族认同,核心内容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是维护民族团结稳定的中坚力量,是建设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主力军,也是高校和谐稳定发展的基础。

 因此,加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群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使之成为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志青年就变得十分重要。

 一、高校少数民族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 (一)深化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提高少数民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增强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情怀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曾指出:“要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因此,当前各高校十分重视校园民族團结教育,并将其纳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中。高校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也是深化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抓手和必要环节。

 (二)坚定少数民族学生理想信念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方向是拥护党的领导,认同中华文化,坚定共同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因此,高校要牢牢把握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重要性,把培育具有“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少数民族学生作

 为自己的担当使命。这不仅关系到高校育人目标的顺利推进,也关系到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三)确保高校安全稳定全面发展

 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是各民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是各民族繁荣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同样校园安全稳定也是高校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加强高校各民族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在生活态度和行为上形成更为融洽的关系,减少矛盾的产生。

 同时,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下,高校各民族学生思想交流会更为便捷通畅,价值观追求会更为接近,这样就容易建立起拥有共同价值观的高校学生群体,这对于高校的稳定发展,促进族际交往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校少数民族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问题 (一)错误思潮的影响

 随着获取信息方式不断增多,便捷程度逐渐提高,各种社会思潮涌向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群体,给一部分意志不坚定的少数民族学生带去错误的观点。当前一些西方国家打着“民主和自由”的旗帜恶意诋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些错误

 的思潮会削弱部分高校民族学生对伟大祖国制度及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认同。他们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的错误观点会影响民族团结稳定,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

 (二)资源整合不充分

 资源整合不足,这里的资源主要是指人力资源及课程资源。目前高校人员一般是由教师岗的教学人员和管理岗等非教学人员构成。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过程中,往往都是教学人员发挥着主要作用,其他非教学人员参与度不高,这就造成了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过程中人力资源分配不均。

 其次,高校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虽已做到全覆盖,但此类课程往往由于专业课教师与学生沟通不够、授课形式枯燥乏味、课程平台建设滞后等原因也会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工作的推进产生影响。

 (三)“ 共同体” 培育不足

 高校校园文化本应是一个由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多元文化,它不仅包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也包含各少数民族富有特色性的独特文化。然而当前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针对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基本处于一个忽视的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校各民族文化的交融互动。同时互

 联网时代,信息爆炸式增长对部分少数民族学生产生影响,使其不认同本民族优秀文化甚至出现抵触情绪。高校各民族学生间“共同性”不足容易导致校园矛盾与冲突进而影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

 (四)培育体系不健全

 完善的培育体系对于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高校在培育体系构建的过程中仍旧存在诸多问题。例如高校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中缺乏针对民族团结教育或民族共同体培育的相关课程,仅有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民族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也结合较少,导致部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对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不认同。此外,高校中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群体的民族团结教师数量较少或者直接缺失,千篇一律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来说效果较差,不能达到意识形态教育的目的。

 三、高校少数民族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选择 (一)思想教育要融入民族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托,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重要途径。高

 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设置上,要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相关理论融入进去,充分发挥课程体系的作用。比如在课程内容方面可以充分挖掘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将其编入课程体系中去,让各民族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璀璨历史的教育。同时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作为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核心,让学生对民族共同体理论有更好的理解,进而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工作。此外,要加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团结教育,让他们自发的认同中华文化进而不断增强民族间的凝聚力。

 (二)完善高校合力育人体系

 各高校是少数民族学生培育的责任主体,也是重要的育人平台。因此,各个高校可以成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领导小组,由校党委牵头,宣传部、统战部、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各个二级学院的书记构成。成员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及相关职能部门管理干部。各职能部门及二级学院要明确第一责任人,找准各自定位和工作职能,分工明确,全员参与,合力育人。同时,为避免育人工作流于形式,各部门要建立相关考核制度和责任清单,根据指标对相关人员进行考核,根据责任清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此外,从学生方面可将中华民族共同体培育细化成若干指标融入到学生评奖评优和就业

 中去,加强对学生思想方面的考评以促进全校上下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合力。

 (三)培育少数民族学生典型

 身边榜样前行力量,树立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典型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引领、价值观培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要重视少数民族学生先进典型的遴选和培育。少数民族学生典型是少数民族学生中具有坚定政治理想信念、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他不仅是联系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的关系纽带,也是依靠自身体现的正能量影响其他少数民族学生的标兵榜样。对于高校中年龄相仿、经历相似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少数民族学生典型的出现会对其他少数民族学生带来强烈的情感共鸣,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他少数民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对少数民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四)结合高校地方优势资源

 高校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依靠学校思想政治课程的知识传授,也应当重视“第二课堂”的作用。例如高校团委可以组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活动或根据高校自身情况设立民族团结主题教育活动

 月,通過活动展现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促进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互动交流,相互认同各自民族文化,让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找到存在感和幸福感。此外,各高校也可以结合高校所在地方民族旅游资源或城市文化内涵,推动少数民族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工作。

篇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议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材料(20 篇)

  第一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材料

  根据党史学习教育安排,本人专题学习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刻领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民族理论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证。高校是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阵地,聚集着众多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阵地。高校的工作措施得不得当、力度够不够强都将直接关系到党中央重要决策部署是否贯彻落实到位。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要紧密围绕中央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关决策部署,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认真做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进一步提高认识,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做好相关工作。

  一、深刻理解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意义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书写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形成的灿烂中华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员交流频繁、网络、电视和新型媒体的普及,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迅速发展,社会语言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少数民族地区已经具备了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基本教育教学语言的条件。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对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教育、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和安排。特别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成为教育教学的基本语言,极大促进了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提升。2021 年 3 月 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

 议时发表重要讲话并强调,要倍加珍惜、继续坚持民族团结光荣传统和“模范自治区”崇高荣誉,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大局。要抓好党史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全体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不移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多次深入调研、体察冷暖,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在党中央亲切关怀下,从雪域高原到天山南北,从祖国北疆到西南边陲,少数民族贫困群众全部脱贫,全面小康阳光普照,民族地区面貌日新月异,少数民族群众生活蒸蒸日上,各民族同胞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谱写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光辉篇章。站在新起点,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共同目标,就需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发展繁荣,牢记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在促进民族团结方面把工作做细做实。要通过文化认同筑牢民族团结之根,凝聚民族和睦之魂;要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全面理解党的政策;要认真做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树立爱国观念,抵制错误思潮,以全面认同为民族复兴凝聚合力。

  二、坚决推进国家统编教材使用工作

  一是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确保党的民族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二是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加强对国家、自治区有关政策、理论的学习,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广大师生头脑,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切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激励广大学生自觉使用国家统编教材,自觉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对思想有波动的重点人员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切实把党中央和自治区的政策部署讲清楚,把国家在民族语言授课学校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大意义讲清楚,统一思想,切实铸牢师生中华民族共同

 体意识。三是牢牢扛起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大旗,让民族团结进步根植于广大师生心中。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好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加强学院基层党建工作,确保各级党组织和广大教职工部始终成为做好民族工作的坚强政治力量。要扎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纳入教育教学之中,开好开足思想政治理论课,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教育各族学生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组织开展民族团结“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唱响新时代永远跟党走”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四是全面加强师资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健全教育、宣传、监督、考核、奖惩等长效机制,抓好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教育引导广大教师坚定政治方向,坚守师德底线,争做“四有”好老师,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持续推进思政课优质师资储备、培养工作,以优质思政课推动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养成。五是加强包联工作。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学院领导班子包院系,院系领导包班级,辅导员、任课教师包学生的工作机制,加强包联工作,掌握师生关切,积极回应。继续加强值班值守,强化师生管理,遇有特殊情况及重大突发事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调度,妥善处置,确保万无一失。六是打通贫困学生资助“绿色通道”。深度落实国家各项学生资助政策,加大资助政策讲解宣传,帮助少数民族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完成学业,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一代青年,为做好民族团结工作创造良好条件。七是多渠道解决就业难题。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与企业合作办学,通过加强双语培训、举办蒙餐制作技能培训班(蒙语授课)、建设非遗文化传承实训基地、开展民族特色旅游产品制作实训等,引导学生学习民族文化和特色产业技能,促进就业创业。

  三、深刻认识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必然性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在 5000 多年的文明发展史上,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缔造了今天***个民族守望相助、手足相亲的中华民族大家庭,这是孕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厚历史根基。20**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党的十九大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式写入党章,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新征程上的共同意志和根本遵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论断,是对我国基本国情和历史传统的准确把握,是对中华民族团结进步规律的深刻揭示,也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基础和必然要求。

  第二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材料

  两天半以来,通过聆听报告、观看教育片、参加研讨,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和更加深刻的理解。下面,我仅对学院党委层面如何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出发,多次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到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再到党的十九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写入党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全党的共同意志和基本遵循。对学院党委而言,如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完整纳入“三全育人”体系建设之中,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重要

 的政治任务。

  首先,要充分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习近平同志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重大观点,是新时代开展民族工作的重要遵循,是促进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我们要通过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党支部集中学习、举办全体教职工专题培训、讲授专题党课、组织主题活动等形式,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目标,以“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重点学习党的民族创新理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党的民族政策、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等,使全院师生充分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

  其次,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结合起来。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我们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履行政治责任、担当历史使命的具体表现。所谓“立德树人”,就是要以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为核心,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提升综合素质上下功夫,着力培养具有“天下观的爱国者、有理想的奋斗者、有本领的实干者、有担当的开拓者和有德行的奉献者相统一基本特质”的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在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中,我们要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深刻领会“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的重大意义,把爱国作为立德树人的基调和人才成长的底色,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来做,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增进广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命运共同

 体的认知、认同和归属。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与“一体”的辩证关系,强化国家认同,促进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学生牢固树立自己是中华民族一员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进一步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从而推动中华民族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大团结大进步。

  最后,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三全育人”改革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当前,学院正在积极推进学校党委部署的“三全育人”工作改革,今后,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三全育人”工作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着力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夯实“十大育人”体系建设,全面构建“三全育人”思政大格局。

  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培养“四有”好老师,建设一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要引导广大教师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不断提升政治素养,大力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更好地承担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职责,发挥促进民族团结的引路人作用。

  要进一步提升课程思政的育人效应,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专业课教学之中,在学院现有的“课程思政”示范课中培育思政功能更加明显、特色更加鲜明的示范课程。广大教师应充分挖掘党的十九大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团结、“五个认同”等知识点,将有关民族政策、民族关系的现实案例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元素引入教学过程,有机融入课程教学活动和教育实践中,使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体验与认同。

 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大力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征文、竞赛、展览等方式,加大宣传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中国革命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打造以官网、官微等为主干的多元化网络育人集群,在润物无声的文化“滴灌”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继续打造特色品牌校园文化活动,使活动能够突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进一步深化文化认同、汇聚民族力量。

  作为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的高校基层党组织,我们要肩负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使命担当,守正创新地做好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建设等工作,全面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组织保障,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能力,让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团结一方、安定一方的战斗堡垒,让每一名党员都成为维护民族团结稳定、促进共同富裕的一面旗帜。

  第三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材料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国家,秦朝统一六国以来,设立三公九卿制度管理国家,九卿中的典型客人是专门管理民族事务的地位。历代一直非常重视民族问题。因为民族团结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要问题。从历史来看,国力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时期,不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消除了民族歧视,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制度,各民族无论人口多少,都是平等的,这些都打下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基础。在 2019 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深指出:各族人民亲近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实现的根本保证。的确,各民族只有亲近一家,情同手足,合作,团结发展,才能聚集强大的力量,创造民族辉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现在在全面的小康路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篇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议

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深思)

 西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刘会柏

  (1 2021 年 年 3 03 月 月 1 01 日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点在于不断满足各族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夯实国家统一之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是关系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的大事,是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大事。从历史传承来看,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开发祖国的辽阔疆域和锦绣河山,共同书写源远流长、举世瞩目的中华民族历史,共同创造博大精深、

 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自强不息、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从现实国情来看,多民族的大一统,各民族多元一体,既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我们坚定不移维护祖国统一,把爱祖国与爱民族、爱家乡统一起来,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抓好民族团结之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新中国成立 70 多年来,我们党不断夯实各民族团结奋进的思想基础,增进各族人民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思想自觉,推动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做好新时代民族团结工作,必须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不断健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把民族团结进步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

 凝聚精神力量之魂。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中华文明植根于多民族文化沃土,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础在于搞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民族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一方面,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另一方面,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把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全过程,把爱我中华的种子植入青少年的心灵深处。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推动各民族形成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

篇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议

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材料【9 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材料【9 篇】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第二次新疆座谈会上提出。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积极培育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再到中共十九大树立强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材料的文章 9 篇 ,欢迎品鉴!

  【篇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材料

 两天半以来,通过聆听报告、观看教育片、参加研讨,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和更加深刻的理解。下面,我仅对学院党委层面如何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出发,多次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到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再到党的十九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写入党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全党的共同意志和基本遵循。对学院党委而言,如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完整纳入三全育人体系建设之中,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首先,要充分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

 力量之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习近平同志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重大观点,是新时代开展民族工作的重要遵循,是促进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我们要通过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党支部集中学习、举办全体教职工专题培训、讲授专题党课、组织主题活动等形式,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目标,以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重点学习党的民族创新理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党的民族政策、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等,使全院师生充分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

 其次,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结合起来。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我们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履行政治责任、担当历史使命的具体表现。所谓立德树人,就是要以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为核心,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提升综合素质上下功夫,着力培养具有天下观的爱国者、有理想的奋斗者、有本领的实干者、有担当的开拓者和有德行的奉献者相统一基本特质的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在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中,我们要站在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深刻领会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的重大意义,把爱国作为立德树人的基调和人才成长的底色,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来做,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增进广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认知、认同和归属。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与一体的辩证关系,强化国家认同,促进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学生牢固树立自己是中华民族一员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进一步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从而推动中华民族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大团结大进步。

 最后,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三全育人改革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当前,学院正在积极推进学校党委部署的三全育人工作改革,今后,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三全育人工作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着力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夯实十大育人体系建设,全面构建三全育人思政大格局。

 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培养四有好老师,建设一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要引导广大教师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不断提升政治素养,大力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更好地承担起铸牢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的教育职责,发挥促进民族团结的引路人作用。

 要进一步提升课程思政的育人效应,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专业课教学之中,在学院现有的课程思政示范课中培育思政功能更加明显、特色更加鲜明的示范课程。广大教师应充分挖掘党的十九大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团结、五个认同等知识点,将有关民族政策、民族关系的现实案例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元素引入教学过程,有机融入课程教学活动和教育实践中,使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体验与认同。

 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大力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征文、竞赛、展览等方式,加大宣传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中国革命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打造以官网、官微等为主干的多元化网络育人集群,在润物无声的文化滴灌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继续打造特色品牌校园文化活动,使活动能够突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进一步深化文化认同、汇聚民族力量。

 作为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的高校基层党组织,我们要肩负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使命担当,守正创新地做好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建设等工作,全面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组织保障,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能力,让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团结一方、安定一方的战斗堡垒,让每一名党员都成为维护民

 族团结稳定、促进共同富裕的一面旗帜。

  【篇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材料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自秦朝统一六国以来,设立三公九卿制度管理国家,九卿之中的典客就是专门掌管民族事务的职位。历朝历代一直都非常重视民族问题,因为对于多民族国家来说,民族团结是一个关系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纵观历史,凡是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时期,无一不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消除了民族歧视,制定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制度,各民族无论人口多寡,一律平等,这些奠定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基础。20XX 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的确,各民族只有亲如一家,情同手足,只有齐心协力,团结发展,才能汇聚强大力量,才能共创民族辉煌,共圆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如今在全面小康路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路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在抗洪抢险救灾中,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救援中,在打赢脱贫攻坚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处处展示着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力量。

 心相通,则情相融;志相同,则力相聚。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历史波澜的沉浮跌宕中之所以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就在于

 各民族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精神依托;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焕发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就在于各民族不断地交往、交流、交融,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如今,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上,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尤其是对于党中央关于推进双语教学改革的重大决策,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必须站在政治的、全局的、战略的高度去认识。

 身为教师,身为领导干部,必须要做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给广大师生上好思政课,积极引导广大师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共同促进祖国繁荣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积极贡献力量。

  【篇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材料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国家,秦朝统一六国以来,设立三公九卿制度管理国家,九卿中的典型客人是专门管理民族事务的地位。历代一直非常重视民族问题。因为民族团结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要问题。从历史来看,国力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时期,不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消除了民族歧视,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制度,各民族无论人口多少,都是平

 等的,这些都打下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基础。在 20XX 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深指出:各族人民亲近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实现的根本保证。的确,各民族只有亲近一家,情同手足,合作,团结发展,才能聚集强大的力量,创造民族辉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现在在全面的小康路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路上,一个民族是必不可少的!习近平总书记表示,各民族应该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和睦相处,和谐共济,和谐发展。在抗洪救灾中,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救援中,在战胜消除贫困、抵抗新冠肺炎的流行中,一方面有困难、八方支援,到处展示着中华民族团结的力量。

 心相通,情相融的志相同,力相聚。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历史波澜的起伏中不断发展,是因为各民族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精神依赖,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激发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因为各民族不断交流、交流、融合、手脚相亲、守望。现在,面对世界百年未有的巨大变化,要站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建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高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期根本加强文化认同。特别是对党中央推进双语教育改革的重大决策,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必须站在政治、全局、战略的高度认识。

 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我们必须做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和教育,为大多数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思维

 和政治课程,积极引导大多数教师和学生将爱国情、强国志和国家银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保持民族团结,共同促进祖国繁荣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想做出积极贡献。

  【篇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材料

 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有 56 个优秀的孩子,在广阔富裕的祖国大地上幸福地生活着。其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总人口 91。59%。其他 55 个民族的人口流量很少,但他们居住的地区范围非常广,从中国东北乌苏里江流域到西北帕米尔高原,从海南岛椰子森林到内蒙古草原,都是我们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居住的。

 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地方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甘肃、青海、云南、贵州、四川、等省、自治区。这些地方大多位于祖国边疆,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少数民族人民一代为保卫祖国边疆、建设边疆而奋斗。

 伟大祖国的 56 个兄弟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开拓祖国的美好河山,创造辉煌的中华文化,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国家要富强,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离不开彼此。各民族手脚同根、骨肉相连,为共同繁荣、建设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而奋斗。

  为促进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各民族同胞共同走向富裕,国家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丰富资源与东部地区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相结合,实施了西部大开发的计划。

 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输等重大建设项目已经全面开展,西部地区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有利于促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教育的和谐发展。

  【篇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材料

 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丰富党员政治生活关键之举,通过此次专题研讨活动,让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我更加深刻体会到筑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的重要性,我会把学习到的有关内容结合到平日的工作当中,武装头脑,认真工作,并全力的带动身边同事家人朋友们共建美好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青少年教育、社会教育,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的发展情况,在党中央的坚强有力领导下,各族人民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强、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林业。改革开放 40 多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

 大以来,林区的文化教育事业迈上了快车道,职工的生活越加丰富,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到职工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从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到文艺创作成果丰硕。林区文化事业发展成就巨大,多层面满足了职工的精神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

篇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议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材料精选范文五篇

 Word 文档可编辑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材料精选范文五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族认同层面要处理好多元与一体的关系,既敬重多元,更强调一体,以增加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之一体的认同。下面是我为您举荐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材料精选范文五篇。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材料精选范文 1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每当这首歌响起的时候,我都深深地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暖和。

 1963 年,一名刚从扬州医专毕业的青年,满怀希望来到高寒缺氧、风沙肆虐的帕米尔高原,在海拔 2100 米的乌恰县做了一名医生。他就是已经退休的原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人民医院院长吴登云。

 来自江南水乡的吴登云没有被高原恶劣的环境吓倒退缩,而是兢兢业业地在西部边陲的高原上救死扶伤 38 年。他视柯尔克族牧民如

 亲友、如手足,忠实覆行着自己做一名人民的好医生的诺言,前后 30次为病人无偿献血,累计献血 7000 毫升,被当地牧民亲切称作白衣圣人。

 吴登云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换回了不少少数民族同胞的敬重和爱戴,而白克日。卡依尔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一个汉族儿童的生命。白克日。卡依尔是塔什店火电厂的一位一般工人,去年为抢救不慎落入水中的汉族儿童,在救他时白克日。卡依尔也因次现出了自己珍贵的生命。在这位优秀的维吾尔族工人眼中,汉族同胞就是自己的吐汗吾干木(亲兄弟)。他不止一次伸手救济遇到困难的汉族乡邻和同事,替不相识的汉族病人垫付医药费。他们这样的事例在各种民族群众中间传唱成了一曲民族团结的赞歌。

 一年有四季,民族团结就是春日的鲜花朵朵;也是夏日的和风习习;又阿秋日的硕果累累;还是冬日的阳光融融。让我尽情品尝这四季的芳香!让我们专心浇灌民族团结的花儿!让我们的爱,在民族团结中流淌吧!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材料精选范文 2

 我是从农村考入内蒙古高校数学系的。我上学那会儿,中小学是

 用蒙古语授课,高校是用国家通用语言授课。高校第一年,我听课非常困难,于是下决心,肯定要学好一般话。虽然闹过许多笑话,但我仍旧坚持去说、去练。现在,我不但娴熟驾驭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蒙古语,还能够运用英语沟通沟通,这对我的成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剑桥高校学习时,每周都有国际上的名师来做讲座,但我英语水平不高,有时真希望老师用中文讲课。在这种状况下,是变更对方,还是变更自己? 答案不言而喻。我变更了自己,努力学习英语,不仅解决了听讲座的问题,而且为我以后的科研带来了许多帮助。

 语言相通是人与人相通的重要条件。语言就似乎一扇窗,打开这扇窗,你可以看到漂亮的风景,可以全面拓展和提升自身发展空间。宏大祖国文化的魅力、中华民族的凝合力,更须要通过语言来表达和传递。

 语言相通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环节。语言不通就难以沟通,不沟通就难以达成理解,难以实现各民族交往沟通交融,难以形成国家认同,难以增进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我国国民教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建构具有特别意义。

 历史上,书同文,促进了中国广袤土地上文化的沟通和中华文化

 认同的形成。语同音,使各民族交往沟通交融更加通畅、便利,为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长期以来,我们更多强调了语言文字的功能性,忽视了语言文字教化情境与过程对建构国家认同的深厚意蕴。教化的目的,不能仅停留在培育出一大批能够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之间流畅互译的翻译人才,更要在增进大家对各民族文化相识的过程中,不断增加对宏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我是一名数学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和语言教化联系不大。但我还是师范院校的校长,要为我的学生作出榜样。中国的学问分子,有尽忠国家、尽忠民族的传统。人民老师担当着托起中华民族明天太阳的重任,要尽到责任和义务。假如眼里只有小圈子、小集体利益,心中没有国家和中华民族大局的,这样的人不是民族教化、师范教化要培育的人。我们的师范院校肯定要把老师培育好,民族教化肯定要把各族人才培育好,为中华民族的将来打牢坚实根基。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材料精选范文 3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族认同层面要处理好多元与一体的关系,既敬重多元,更强调一体,以增加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之一体的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重大观点,是新时代开展民族工作的重要遵循。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新时代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旺盛发展的思想基础,对于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形成了 56 个民族共同组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在我国的历史典籍中,有大量关于不同历史时期各民族交往沟通交融的记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通过深化探讨,生动地反映各民族交往沟通交融的历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族认同层面要处理好多元与一体的关系,既敬重多元,更强调一体,以增加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之一体的认同。多元指的是多民族亦即 56 个民族,一体指的是由 56 个民族所构成的中华民族。我们既要敬重多元存在的客观事

 实,更要相识到强调一体对于维护各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维护好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关系 56 个民族的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文化的滋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把中华民族紧紧凝合在一起的文化纽带。只有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不断增加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合力。与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相一样,中华文化也是多样性与共同性的有机统一。多样性指的是 56 个民族的文化丰富多彩,它体现的是中华文化的特色和活力;共同性指的是 56 个民族所共有的文化基因,它体现的是中华文化的根和魂。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要深刻相识其多样性,更要强调其共同性,多宣扬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这有利于强化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整体认同。当前,关键是坚决文化自信,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所孕育的,是各民族的才智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财宝。我们在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要站在中华民族的高度,树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各民族共同创建、共同拥有的意识和观念,努力建设好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材料精选范文 4

 宏大祖国的 56 个兄弟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和谐相处,团结互助,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山河,创建了绚丽的中华文化,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我国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不仅有漂亮如画的自然风光,而且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物产丰富,还拥有宝贵的动植物资源、水力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等。

 我国南方气候温柔,少数民族的服饰多种多样。男子一般穿对襟上衣和裤子。妇女穿的飘逸轻快,各有特色。如傣族的绸料筒裙,景颇族的毛织花裙,苗族、布依族和部分壮族妇女的百褶大筒裙,彝族的多层百褶裙,黎族姐妹的绣花衣裙等。

 由于我国各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不同,经济、生活方式也不同,他们的住房结构各具特点。在潮湿多雨的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一般居住在干栏式楼房里。这种楼房分上下两层,所用材料以竹木为主。楼房上层用于圈养家禽、牲畜,放置农具或杂物。有些少数民族人民甚至完全用竹子做材料,建成新颖的小竹楼。一栋栋造型独特的小竹楼,掩映在青青翠竹和香蕉,柚子树织成绿色帷幕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漂亮极了!

 不同少数民族,对大米的吃法也各有不同。南方的傣族、佤族、

 黎族等少数民族,喜爱把米装入竹筒放在火上烧烤,使米饭带着竹子的芳香味。壮族、布依族群众喜爱吃五色糯米饭和糯米糍粑。朝鲜族群众习惯用糯米打成糯米糕食用。新疆的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民族,常把大米和羊肉、胡萝卜、洋葱,有的还加入葡萄干、木瓜等,炒焖成喷香可口的什锦饭,由于焖好的饭用洗净的手抓食,所以又叫抓饭。

 在春暖花开或秋收季节,壮族群众喜爱开展抛绣球的活动。抛绣球是壮族男女相互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青年们在草坪或空地上竖起一根高十米的木杆,顶端钉一块木板,木板中心有些圆孔。男女各为一队,以抛出的绣球穿过木板上的圆孔为胜。也有在场中间搭歌棚,绣球抛不过棚或抛出界,或接不住对方抛过来的绣球,就要被罚唱歌,特别好玩。

 少数民族也有很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如:火把节、泼水节、那达慕大会、开斋节、洛萨节等。其中泼水节是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四月中旬实行,时间为三到五天。节日期间,人们身着盛装,相互泼水祝愿,还实行划龙舟等活动。晚上灯火通明,人们点花灯,放烟花,尽情欢呼歌舞,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人啊!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材料精选范文 5

 新疆位于祖国西北边陲,面积 166 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陆地边疆线 5600 多公里,周边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等八个国家接壤,在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现在又成为其次座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战略位置非常重要。

 新疆,古称西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行分割的一部分。公元前60 年,西汉中心政权设立西域都护府,新疆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1884 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省。1949 年新疆和平解放,1955 年 10 月1 日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现有 15 个地、州、市,88 个县(市),其中 33 个为边疆县(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新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 174 个团场。截止__年底,新疆人口为 196360 其中世居民族有 13 个。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从新疆多民族的实际动身,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符合国情的`民族、宗教政策,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各族人民真正值家作主的权力。目前,全区有 5 个

 民族自治州,6 个民族自治县,42 个民族乡。国家特别重视新疆少数民族干部的培育、选拔和运用,少数民族干部由解放初期的 3000 余人发展到现在的 348%,一大批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管理人才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活跃在政府机构以及经济、教化、科技等各个领域。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得到充分敬重,少数民族的教化、文化事业有了很大发展[目前,在新疆各类教化中均有多种少数民族语言的教学。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始终在新疆仔细贯彻执行。宗教人士、宗教场所和群众正常的宗教活动受到敬重和爱护。目前,全区有清真寺 23000 多个,充分满意了信教群众的须要。

 自 1983 年以来,我们新疆已连续 26 年在全区开展民族团结教化月活动,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早已深化人心。同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越来越巩固。盼发展、求团结、思稳定已成为新疆各族人民共同愿望和共同追求。近年来,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仔细贯彻中心关于维护新疆稳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严厉打击民族分裂主义骨干分子、暴力恐怖犯罪分子和宗教极端势力,深化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保持了我区的社会政治大局稳定。

 展望将来,新疆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和美妙的前景。我们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雄伟

 目标。党和国家历来非常重视新疆的各项事业的发展,国务院在__年特地发了加快新疆经济建设发展的 32 号文件,为今后新疆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今后,我们将坚持以思想为指导,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大力推动优势资源转化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技兴新和人才强区战略,加大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的爱护与建设力度,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集中精力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夫问题,加快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保持社会政治大局稳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新疆的长治久安和各民族的共同旺盛进步。

 新疆是祖国西部的一块正在开发的宝地,发展前景广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大进程中,新疆各族人民将在中心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兄弟省区市的支持下,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努力把新疆建设得更加漂亮富裕。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篇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议

19 年 11 月 社科纵横 Nov,2019总第 34 卷第 11 期 SOCIAL SCIENCES REVIEW VOL. 34NO. 11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P39) 这是党从时代发展的高度对民族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因此,全面准确把握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有效对策,对做好新时代条件下的民族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探析近些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化,这一专题已经为学术界普遍热议并广泛关注。在 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的十九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语程度的不断增强,不仅体现了党对新时代民族关系新形势认识的深化,也为新时代做好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因此,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内涵及其内在逻辑,对深入研究该问题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体现新时代民族关系的重要词汇,含义深刻而广泛。从词义来看,所谓民族是指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通常来说,民族在历史文化渊源、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习俗以及社会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特征。由此可知,民族就是一个稳定的人们的共同体。而所谓共同体则是指:

 “社会中存在的基于主观或客观上的共同特征(这些特征包括种族、观念、地位、遭遇、任务、身份等等)(或相似性)而组成的各种层次的团体、组织,既包括小规模的社区自发组织,还可指更高层次上的政* 本文为九三学社辽宁省委 2019 年统战理论研究立项课题“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编号:20190016)的研究成果;2018 年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高端智库课题“新型政党制度中引导民主党派人士增进政治认同研究”(ZK20180225)、大连海洋大学 2018 年度统战课题(zd2018006)共同资助。* 作者简介:宋辉(1979—),男,博士,大连海洋大学讲师,大连市统战理论研究会会员,大连市西岗区统战理论智库成员,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党建研究;高家骥(1981—),男,博士,大连海洋大学副教授,九三学社中央参政党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九三学社辽宁省统战理论研究会副主任。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宋 辉 高家骥(大连海洋大学 辽宁 大连 116300)【内容摘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是由 56 个民族组成的“多元一体”的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和政治法律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凝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和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心理基础。新时代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境外敌对势力的破坏、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多方面挑战。因此,针对性地增强各民族群众的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和政治法律共同体意识,是铸牢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途径。【关 键 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命运共同体 铸牢 多元一体 民族团结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106(2019)11-0022-0622万方数据

 治组织,而且还可以指国家和民族这一最高层次的总体,即民族共同体或国家共同体。”[2]{P1} 我国作为一个由 56 个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全体 56 个民族群众共同组成的国家民族共同体。由此可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基于共同的社会历史文化和经济生活而形成的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所共有的公共利益、社会制度、价值体系和社会规范等方面呈现出理解、支持和认同,并在此基础上转化成自觉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的共同社会心理。(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我国自进入封建社会以来,即已基本形成了多民族国家统一格局,虽然在历史发展中这种大一统的格局几经分裂和战争的冲击,但是正是这种多族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能够绵延至今。探寻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历史轨迹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是伴随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和多民族国家发展历史进程而形成的多元的、立体的、历史的意识体系。因此,深刻理解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们应该“把共同体认同置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宗教等多重维度中进行考察”。

 [3]1.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各民族共兴共荣的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首先体现在各民族命运的唇齿相依和休戚与共,也就是说所有中华儿女的命运是共兴共荣的。历史研究表明,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沧桑而绵延不绝且始终具有旺盛持久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交汇融合、互联互通的命运整体。因而,中华民族的命运因具有极强的整体性而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无论是在反抗日本帝国主义奴役和压迫的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中,还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无不彰显了中华民族儿女齐心协力、共兴共荣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由此可见,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民族共同体,是一个共兴共荣的命运共同体。2.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各民族共富共享的利益共同体。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是新时代认识和解决民族问题、发展中国特色民族关系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同时也是各单元民族的自身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和为了人民的前提下,强调要在共建共享、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统筹协调各民族地区利益,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让全国各族人民共享繁荣发展的伟大成果。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仍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这就需要各民族群众从心理上正确认识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状况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正确认识民族自身利益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辩证关系,从而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持续繁荣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3.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各民族共创共传的文化共同体。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4](P349) 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中华文化是由各民族文化融汇而成的,是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各少数民族文化同样也是中华文化的基本来源和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充分发挥共有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从而有力凝聚各民族成员,不断增强民族归属感、提升民族认同感、强化民族责任感,为实现国家统一、主权独立和民族振兴汇聚强大力量。4.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各民族共建共治的政治法律共同体。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问题不仅仅是经济和文化问题,同时也是政治和法律问题。理解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立足于依法治国这个政治法律基础。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继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基础上,始终强调通过政治途径解决民族问题,坚持不断完善和健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注重用法治思维和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和处理民族问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政治法律体系在民族工作中彰显并释放出了巨大的制度优势,有效保障了各民族同胞平等享有各项政治民主权23万方数据

 益。显而易见,中华民族共同体在民主和法治层面是实现和维护各民族同胞政治民主权益的政治法律共同体。(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逻辑1.一体与多元的辩证关系。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华民族在历史文化和民族结构上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几千年来,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广袤疆域,共同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使我国各民族在地域上相互交错、文化上相互借鉴、经济上相互交融、情感上相互联结,形成了互融互通、相互依存的多元一体格局。所谓多元,一方面是指中华民族是由 56 个单元民族组成的民族共同体,在民族构成上具有多元性;另一方面是指中华各单元民族在长期交流互鉴、相互融通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各自具有文化上的独特性,因而在民族文化整体上呈现多元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所谓一体则是指:

 “中华各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5](P1) 中华民族与各单元民族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大家庭整体与其成员的关系,而各民族间关系则如同大家庭中和睦相处的兄弟姐妹间的关系。由此可见,中华民族与各单元民族“多元”与“一体”的关系是辩证存在的。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6] 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一体”与“多元”的辩证关系,既要维护“一体”的共同性,又要在维护共同的基础上尊重“多元”的差异性。2.共治与自治的辩证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的制度依据,是“各少数民族在拥护祖国统一和保护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对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自治。”[7](P16) 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形式,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尊重、维护和保障各少数民族依法自主处理本民族事务权利的法治精神。同时,为了维护中华民族的整体性和民族利益的一致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还强调各民族自治地方,要在实行民族自治的基础上遵从民族共治的相关要求。所谓民族共治是指:

 “由统一国家或同一政治领土单位内各民族共同造就的以共和为最高目标、以权力共同行使为核心内容、以权益平衡发展为基本要求、以民族关系良性互动为价值取向的政治结构、运作机制和实现工具。”[8](P253-256) 从实践的角度讲,民族共治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各民族对国家的共治;二是民族自治区域内的各民族对本地区公共事物的共同治理。[8](P268)通过对上述两个概念的辨析我们不难看出,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中的民族共治与民族区域自治是在拥护祖国统一和维护民族团结这个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前提下的自治与共治,是基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结构特点形成的,是维护保证“一体”前提下自治与尊重保障“多元”基础上共治的辩证统一。如果我们单纯片面强调自治或共治,都会影响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团结统一,进而影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3.核心与同心的辩证关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近代以来中国实现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发展表明,中国共产党必然是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核心。当前,我国正处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力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时期。中国梦既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梦想,也是各民族同胞自己的梦想。中国共产党就是团结和带领各族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中国梦的核心力量。因此,各民族同胞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拥护核心、团结同心,充分凝聚和汇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努力实现中国梦。4.共同与认同的辩证关系。我国是由 56 个民族共同缔造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及各单元民族的最高利益,是实现民族繁荣发展的生命线,也是中华民族根本命运之所在。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来看,认同是实现团结的前提和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实现民族地区长治久安“必须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9]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需要各民族人民在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个共有属性的前提下,在坚持和尊重客观实在的基础上,深刻认识和24万方数据

 把握“共同”与“认同”的辩证关系,通过不断引导各民族群众增进“五个”认同来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巩固和发展。二、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的主要挑战1.部分边疆民族地区狭隘民族思想和民族分裂思想有所抬头。长期以来,我国部分边疆民族地区由于历史上形成的民族差异和民族隔阂等因素的影响,加之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派生出的各种社会问题,加上境外敌对势力别有用心的挑拨、教唆和利用,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聚合力。2.境外反动敌对势力的影响和渗透。近些年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日益崛起对西方某些霸权主义国家形成挑战,西方国家利用所谓的民族问题来分化和制约中国的阴谋愈演愈烈,他们通过对分裂势力进行影响和渗透,不断制造民族矛盾和民族冲突,以达到分化中华民族共同体和遏制中国发展的目的。近年来我国西藏、新疆、昆明等地发生的暴恐事件中,大多有境外反动敌对势力从中作祟。这对新时代深化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了严峻挑战。3.现代社会生活中存在极少数的民族歧视。坚持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和消除民族歧视,是中国共产党自...


推荐访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议 共同体 中华民族 意识

热门排行

简述党的百年奋斗历程13篇

简述党的百年奋斗历程13篇简述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篇1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无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党。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经过波澜壮阔的伟大斗争,中国人民彻底

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会议记录范文14篇

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会议记录范文14篇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会议记录范文篇1一、学好四项理论知识1、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作为一名党员,要时刻了解党的

2024年度小学生新闻摘抄10条近期时事热点事件6篇(2024年)

小学生新闻摘抄10条近期时事热点事件每年11月份为消防安全月,根据学校保卫处的安排,2021年11月23日下午2点,商学院全体教职工举行了一次火灾逃生疏散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心得体会5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心得体会5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心得体会篇1近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全会明确提出到我们党在成立100

总体国家安全观论文5篇

总体国家安全观论文5篇总体国家安全观论文篇1观看2021年央视专题宣传片《护航之道——总体国家安全观纵横》,使人受益匪浅,我知道了很多国家安全有关的知识。 

个人特长爱好简短简短的个人特长7篇

个人特长爱好简短简短的个人特长1、电脑应用熟练,熟练操作Word,Excel,,Outlook,ERP等各种办公软件;2、勤奋上进好学,工作细心,条理清晰,

形势与政策论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80010篇

形势与政策论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80010篇形势与政策论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800篇1当今社会,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

维护国家安全论文13篇

维护国家安全论文13篇维护国家安全论文篇1维护国家安全是看不见硝烟的现代战争,这个战场比以往的战场更隐蔽、更复杂、更广阔,需要我们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传

五一节前廉政提醒谈话内容8篇

五一节前廉政提醒谈话内容8篇五一节前廉政提醒谈话内容 在“五一”节前警示教育大会暨2022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签订工作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在...

联系群众不够紧密的整改措施4篇

联系群众不够紧密的整改措施4篇联系群众不够紧密的整改措施 沙梨中心小学党的群众路线联系群众不够整改方案 根据我支部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